首页 > 文史

战国时期,楚国坐拥半壁江山 秦国为什么要夺取世界?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周王朝的诸侯国数量大幅减少,一方面是公元前453年,另一方面是公元前403年)的旷日持久的霸权战争。公元前453年,韩国、赵国和魏国推翻了智氏,并以三次晋升的结果为标志,奠定了战国七位英雄的格局。就战国七雄而言,楚国是一个传统的强国,其领土面积几乎占世界峰值的一半。然而,楚国坐半壁江山,却让秦国终于统一了世界,这是为什么呢?

[img]649866[/img]

@ 早在西周成立时,由于感谢楚人出兵帮助灭商,楚人首领熊诠就被封为子爵,让他到丹阳建立了楚国(方圆50里)。然而,早在春秋时期,不断扩张的楚国就陆续吞并了周边的小国,成为一个地方数千英里的大国。在战国时期,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楚,世界强国也是。天下之贤王也是大王。地方5000英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苏支十年,这霸王之资也!“对当时的楚国来说,可以说是坐拥半壁江山,但最终的结果是秦始皇消灭了楚国。

[img]649867[/img]

在这方面,在我看来,第一个原因是楚国主要位于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然而,在春秋战国时期,长江以南的人口非常稀少,其中许多仍然是荒地。换句话说,楚国虽然有半壁江山,但实际人口却不多,这使得楚国的兵力与秦国相比没有优势。与此同时,楚国地域辽阔,士族卿大夫的分散,促使楚国王室的权力没有秦国集中,其凝聚力也无法与商鞅变法后的秦国相比。

此外,与秦国、齐国、燕国、韩国、魏国、赵国相比,楚国可以说是变法最不彻底的诸侯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阶段,诸侯国为了加强,纷纷进行了变法,如秦国商鞅变法、赵国胡服骑射、齐国早在管仲时期就变法等。相应地,楚国吴起变法九年死亡,屈原想变法却不能。楚悼王重用吴起变法,变法九年而小成,将楚国的疆域扩大到今天的湖南、广西等地。然而,吴起被杀后,其变法并没有继续下去。抗拒变法已成为楚国无法与秦国争夺世界的重要原因。

[img]649868[/img]

@ 与秦国相比,楚国也有楚威王、楚悼王等有作为的君主,但楚国的昏君却让这位明君积累的成果不断流失。例如,楚怀王在位期间,贸然进攻秦国,导致楚国失去了大量的兵马和土地。楚怀王在公元前299年被秦国拘留,最终死于秦国。此后,楚国完全从战略主动转变为战略被动,失去了与秦争夺世界的资格。就战国后期而言,秦始皇嬴政奋战六世,对秦始皇和以前的君主都有很大的作用。然而,楚国后期的大多数君主都毫无作为。在我看来,国君的差距也是楚国失去与秦国争夺世界资格的原因之一。


战国时期,楚国坐拥半壁江山 秦国为什么要夺取世界?战国时期,楚国坐拥半壁江山 秦国为什么要夺取世界?

,,,,,,,

  • 解密:为什么信陵君魏无忌一辈子都没有掌权?
  • 相信大家都知道“战国四公子”: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新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这四个人的出现一度改变了战国时期世界的...

  • 无比的策略和无情的耐心——《德川家康》序
  • 德川家康是日本德川王朝(江户幕府)的第一任君王(征夷将军)。在日本混乱的战国时期,他扫平了群雄,创造了260多年的长期政权,...

  • 乐毅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伐齐?
  • 乐毅伐齐的原因: 一、引言 在中国历史上,乐毅伐齐是一个有争议的事件。然而,这场战斗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本文将从历史资...

  • 伍子胥和楚平王之间有什么仇恨和怨恨导致他挖掘坟鞭尸?
  • 说到伍子胥,我相信每个人都很熟悉他。他熟悉春秋末期的吴医生和军事家,但更熟悉的是,他与孙武合作,带领军队进入楚都,挖...

  • 许多古代著名的将军显然可以反抗,为什么宁愿被杀也不愿反抗呢?
  • 同样倒霉的还有名将白起,为君王打了一辈子,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最后也没有好下场,被秦王赐死子啊杜邮。 每次看到这样的悲剧...

  • 揭秘:春秋历史上国君与大臣之间的生死对决
  • 鲁昭公是孔子同时代的鲁国君。虽然他在位32年,但亲政机会很少。他在任时,国家内忧外患严重,政权掌握在大臣手中。为了求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