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次西征中,成吉思汗基本上打得很顺利,没有遇到太多的障碍。然而,有一场战斗让成吉思汗心痛,这也是他在西征中遇到的最大障碍。这场战斗在历史上被称为“范延堡之战”。
[img]647149[/img]
(范延堡之战)
一、“范延堡之战”背景。在“范延堡之战”之前,成吉思汗基本上赢得了花刺子模的大部分地区。说大部分地区,其实主要有四个城市,错答刺城,旧都玉龙杰赤,新都撒马尔罕,不花刺。首先,成吉思汗赢得了敲诈城市(这也是抢劫成吉思汗商队,引发成吉思汗西征的城市)。然后拿下位于新都和旧都之间的无花刺。然后派大儿子术赤、二儿子察合台攻打旧都玉龙杰赤、成吉思汗、三儿子窝阔台、四儿子拖雷攻打新都撒马尔罕。当时,住在新都的花拉子模型国王摩诃末和王子扎兰丁打不赢,逃到了一个岛上。后来摩诃末死了,札兰丁回来了,回到了旧都玉龙杰赤。玉龙杰赤当时还没有被蒙古军攻下来,但玉龙杰赤的将军却怕札兰丁夺走他的权力,把札兰丁赶走。扎兰丁逃到哥疾宁。不久,玉龙杰赤也被蒙古军夺下。到哥疾宁后,札兰丁很快组织了8万人。扎兰丁带着这8万人马,与蒙古大断事官失吉忽秃打了一仗。当时只有3万人失吉忽秃,输给了扎兰丁。这场战争意义重大。蒙古人西征以来,花刺子模从未打败过蒙古军。可以说,这场战争极大地鼓舞了花拉子模人的士气。
[img]647150[/img]
(成吉思汗)
二、范延堡之战的过程。成吉思汗得知失吉忽秃忽打败后,亲自领兵,向哥疾宁推进。他想打败札兰丁,挽回蒙古军失去的面子。在这种情况下,他在通往哥疾宁的路上遇到了范延堡城。本来,如果札兰丁没有打败蒙古军,范延堡城的抵抗可能就没那么强烈了。札兰丁打败了蒙古军,极大地鼓舞了范延堡人的士气。而且因为范延堡城是一堵石墙,很坚固。当时成吉思汗没有攻城利器。所以蒙古人在城下久攻不下。成吉思汗的孙子木阿秃干(察合台儿子)不仅长时间不能进攻,更严重的是,还在城下被杀。这一打击对成吉思汗来说太严重了。成吉思汗是成吉思汗最喜欢的孙子,做事稳重,打仗英勇,成吉思汗对他寄予厚望。木阿秃干战死后,成吉思汗抱着他的尸体,把自己关在一个房间里,呆了一整天,然后下达了进攻命令。这次进攻可以说是成吉思汗不惜一切代价的进攻。有一个细节可以解释战争的悲剧程度。当时范延堡城下已经有尸体“堆积如山”了。真正的堆积如山,并不夸张。当时的蒙古军,终于把尸体当梯子爬上了范延堡。可想而知,尸体堆得有多高。
(札兰丁的对抗)
三、“范延堡之战”的结局。经过血淋淋的战斗,蒙古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最终赢得了范延堡城。成吉思汗进城后,进行了残酷的大屠杀,不仅杀死了城里的人,杀死了城里的牲畜,杀死了城里的植物,还烧毁了城里所有的房子。@ 就连留下的石头也不放过,而是被成吉思汗全部拆掉,真叫“夷为平地”。不仅如此,成吉思汗还不解气,给范延堡城改了个名字,叫“毛危八里”,这就是“歹城”的意思。(参考资料:帝国征服史)
范延堡之战:成吉思汗西征途中最大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