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清朝九大总督没人来酒的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在清朝,总督是负责一个省或多个省军政大权的封疆官员。清末,随着边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总督的职权也越来越大。当时,清朝在各地设立了九位总督,抵制列强的入侵和革命党的发展。但即便如此,清朝的灭亡仍然是不可避免的,在此期间,九位总督都没有来救朝廷,这真的很讽刺。他们当时在做什么?
[img]645428[/img]
赵尔浔,东三省总督
东三省虽然是满清的发源地,但直到光绪之前,清朝对东北的发展都非常落后,使肥沃的黑土长期处于无人开采的荒野状态。后来,为了抵制沙俄入侵,东北三省总督成立了,而末代总督赵尔迅是清朝的忠实人物。当辛亥革命爆发,袁世凯逼宫时,老赵本打算带兵进京勤王,但革命党起义也发生在东北地区,在关外无法进退。最后,他看着清朝皇帝退位。
[img]645429[/img]
张镇芳,直隶总督
事实上,直隶总督应该是今天河北省书记+北京军区总司令的官职。这并不重要,但朝廷就在北京。直隶总督大部分时间都是闲职或例行公事,权力很小。例如,当李鸿章担任直隶总督时,他没有任何权力。他的权力来自北洋大臣和淮军领袖。面对朝廷危局,张镇芳也无能为力。况且他只当了10天总督,屁股没坐热,没人买他账。
[img]645430[/img]
张勋,两江总督
这个角色大家都很熟悉。著名的“宣统复辟”是他策划的。和赵尔迅一样,老张也是清朝的忠实人物。然而,他当时的情况比赵尔迅差。江苏是革命军的关键对象。当时,革命军在南京、镇江、上海、苏州甚至盐城计划起义。虽然老张全力以赴进攻,但他总是按下葫芦,举起勺子。当他匆忙时,宣统退位了。
[img]645431[/img]
两广总督张明岐
不用说,即使张明琪打算去京勤王,中间的时间也不够。在那个时代,即使他走海路,从广东到北京也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当老张到达北京时,估计黄花菜很冷。此外,在革命期间,老张并没有完全忠于清朝。武昌起义后,他立即改变了墙,表示支持革命,广州独立。
闽浙总督松寿
听了这个名字,我们就知道松大人不是汉人。他是满洲旗人,也是三旗之一的白旗。就这样,他永远不会背叛清朝。但他的悲剧也在这里。从一开始,他就选择了失败的道路,最后在被革命军打败后自杀。他是一位正直的大臣。
[img]645432[/img]
湖广总督瑞澄
瑞澄是满洲的黄旗人,在八旗中仅次于皇帝的黄旗。然而,瑞成年人的运气并不好。他是辛亥革命爆发后的第一个不幸的人。他为什么这么说?他搜查了革命党,引发了武昌起义。然而,虽然瑞成年人无法镇压革命,但他仍然非常擅长逃跑。革命结束后,他立即逃离武汉。
[img]645433[/img]
陕甘总督长庚
在汉语中,“长庚”意味着金星和启蒙明星。然而,这位成年人根本没有得到启蒙明星的祝福。他的运气很差。辛亥革命后,长庚组织军队对抗陕西各地的革命军。其中,西安之战非常激烈。最后,西安被革命军打破,西安将军文瑞自杀。后来,更痛苦的“满城屠杀”发生了。清朝皇帝退位后,成年人把总督打印给别人,四年后死亡,算是善终。
赵尔丰,四川总督
赵尔丰是前面提到的赵尔迅的弟弟。有趣的是,他的兄弟也是四川总督。赵尔丰是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曾带领军队平息西藏的叛乱,遏制英国人对西藏的渗透。辛亥革命爆发后,他因责备被撤职。在革命过程中,他与四川士绅和革命党沟通,但最终被后者杀害,令人遗憾。
[img]645434[/img]
李经羲,云贵总督
上述人要么忠于清朝,要么保持中立。然而,李大人同情革命党。作为李鸿章的侄子,他的思想非常开明。即使他开创了革命党将军的摇篮和云南讲武堂。即使蔡娥遇到经济困难,他也出资相助。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革命党没有让他难堪,最后把他送出了国。有趣的是,清朝遗老似乎对他并不不满意,宣统复辟时,他还出来当首相。
[img]645435[/img]
@ 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清朝总督,更不用说勤奋之王了,他们是否能管理自己是一个问题,只能说革命是燃烧的火,越来越繁荣,清朝的败亡迟早会被阻止。
晚清九大总督在做什么? 为什么没有人来救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