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流传着一个搞笑的笑话,那就是朝鲜说:谁打我,我就打韩国。事实上,在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确实有一个国家总是被胖打,那就是晋楚争霸时期的郑国。因为当时郑国被夹在两个大国之间,没事就被想争霸的一方打了一顿,所以“吃饭、睡觉、打郑国”的笑话应运而生。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因:
[img]644694[/img]
晋楚争霸
第一次挨打:
晋文公重耳落难流亡到郑国时,郑文公不但没有以礼相待,反而催促他们赶紧离开。后来,晋楚之间发生了一场著名的“城濮之战”,晋国最终获胜。然而,在这场战斗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这可以说是旧仇不消,增添了新仇!因此,在公元前630年,晋文公决定带领秦晋联军一举攻灭郑国。正当郑国即将抵挡时,幸运的是,郑国人才烛之武凭借其“三寸不烂之舌”说退役秦国军队,看到秦国撤军后,晋国也不得不退役。虽然这一次晋国没有灭亡郑国,但从此郑国小心翼翼地附属于晋国。
晋国军队
第二次挨打:
楚国楚庄王继位后,迅速解决了国内外存在的问题,楚国又迅速强大起来,见风使舵的郑国也慢慢倒向楚国。公元前608年,楚庄王为北上争霸诸侯,首先试探性攻击晋国盟国陈国和宋国,两国纷纷向晋国求助。此时晋国人采取的办法是攻击楚国盟国郑国,救陈宋。结果,楚国真的放弃了陈国和宋国来救郑国,楚国和郑国一起抵抗了晋国的进攻。
春秋形势图
第三次挨打:
同年冬天,晋国看到郑国附属于楚国,为了防止楚国向北发展,发兵攻打郑国,最终失败。
第四次挨打:
公元前607年,郑国被楚国命令攻打晋国盟国宋国,宋军大败。同年,为了报复宋国,赵盾率领军队攻打郑国。与此同时,楚庄王还命令尹斗越椒救郑。晋国看到楚国出兵后撤军回国。
晋国霸业
第五次挨打:
公元前606年,晋国再次出兵攻打郑国,楚国内乱(斗越椒反叛)无暇来救,郑国无法抗拒,被迫向晋国求和,从此与晋国结盟。
第六次挨打:
公元前599年,楚国率军北上争霸,郑国首先进攻。幸运的是,晋国及时出兵,帮助郑国击败楚国。
[img]644695[/img]
及时救援
第七次挨打: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亲自率领三军北伐郑国,围攻郑国17天。经过三个月的激烈战斗,郑国被楚庄王完全占领。郑襄公亲自露胸露背,牵着羊向楚庄王请罪,只求不要灭亡郑国。同年,晋国救郑大军到达郑国附近,引发了著名的晋楚之战。楚国终于赢了,楚庄王成了中原新的霸主!
这一次之后,郑穆公心理上承受不了郑国遭受的那么多打击,一命呜呜!后来继位的郑襄公制定了“唯强是从、晋、楚”的国策,使郑晋楚在争霸时勉强活了下来。
郑国多次受到打击
综上所述,短短二三十年,晋国打了郑国五次,楚国打了两次。最后,郑国基本上被打残了。后来很多人谈到晋楚争霸,都喜欢说“吃饭睡觉打郑国”。
郑国春秋时期到底怎么回事? 为什么[吃饭、睡觉、打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