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说到骑兵史上的“奇迹”,就是“女真”骑兵。它崛起于12世纪,也就是宋朝,最大的成就无疑是摧毁辽国,然后攻击宋朝,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位皇帝。这样的成就足以证明女真骑兵的凶猛。
俗话说,“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是对女真骑兵的写实刻画。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里,明末女真部落再次崛起。清朝努尔哈赤一直强调,他的建州部落是“真正的女真后裔”。但在大喵看来,建州女真是否是“纯血统”还有待观察,但与战斗力相比,确实与宋代的“女真部落”有一定的差距。但总的来说,也不算太差,作为推翻明朝建立清朝的主力军,也不算太差。
明末,中国东北有三个女真部落,即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这三个部落也是清朝满洲八旗军的主要组成部分。
[img]644339[/img]
1601年,满洲部落开始扩张,努尔哈赤建立了旗手制度,形成了黄、红、蓝、白四旗。细分规则是一旗为五参领,一参领为五佐领。这在当时的主要目的是形成更强的战斗力。由于快速发展,满洲部落的数量在1615年大幅扩大,因此增加了黄、红、蓝、白四旗;此时,满洲八旗军正式形成。
与当年的女真骑兵不同,虽然此时形成的八旗军在骑射方面仍然保持着传统,但与立即骑射相比,它更倾向于步下射箭。此外,东北地区天气寒冷,原来的八旗军士兵身体强壮,战斗非常激烈。
[img]644340[/img]
可以说,努尔哈赤时期的满族八旗军是精英;但在皇太极时期,有所不同。为了扩大征服明朝的成果,我们必须扩大士兵的数量。为了模仿满洲八旗制度,建立了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
就地位而言,满洲八旗仍然是主要地位,但由于掠夺和配送的材料越来越丰富,自然会有一些舒适的心。但总的来说,满洲八旗在皇太极时期的军事力量仍然相当强大。
然而,进入海关后,顺治时期的情况变得越来越明显。由于关内多平原,原本生活在白山黑土之间的部落瞬间有了一个舒适的地方。物质诱惑开始逐渐侵蚀满洲八旗军。
康雍时期,满洲八旗军开始“忘本”。在平藩的混乱中,主将胆小怕事,真是令人费解。再加上汉八旗军的崛起,满洲八旗军似乎成了“少爷兵”,整体舒适奢华,战斗力下降。即使有些战斗力还可以,毕竟也没用。
乾隆时期,满洲八旗军离努尔哈赤还很远。奢侈的生活习惯,肆意占领土地,建造房屋,让满洲八旗军“不像勇敢”。但俗话说,“死鸭嘴硬”,描述满洲八旗军非常合适。有意识地“正统的优越”,但有些人不想冲锋,汉八旗军赢了,会吹嘘如果“满洲八旗军”怎么样。
[img]644341[/img]
乾隆以后,满洲八旗军整体腐朽,从军尚武之风不在,安逸、奢华、攀比、玩耍等,看谁比谁玩得更高级、更有趣,后来直接发展成为一群“养花玩鸟”的主人。
当外国人打开清朝大门时,这些“满洲八旗军”完全变成了一群草袋。在大喵看来,女真部落入关后,开始堕落。根本原因,她贪图享乐,不想进取,没有信念和勇气为生存而冲锋。
清朝勇敢善战八旗军,乾隆以后为什么腐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