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清朝的地主叫员外? 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我不知道:为什么清朝的地主叫读者,下面给你带来详细的介绍,然后向下看~

员外是古代的一种官职。

早在三国时期,魏就设立了“员外散骑常侍”,这是散骑常侍之外的一种职位。虽然只是一种闲职,实权不多,但能担任这种职务的人要么是宗族子女,要么是达官贵族,所以在朝廷很有威望。

隋朝时,隋文帝在二十四司各设立了一名员外郎,“以司其曹之籍,侍郎阙则摄其曹事。”相当于各司的副官。此后,唐、宋、辽、金、元、明、清都遵循这一制度,将员外郎或郎中作为各部门的副职。员外郎简称“员外”。

[img]643849[/img]

当时官员虽然号称“员外”,但实际上已经是内部人员了,水平也不低(明清都是五品),今天的临时工无法比拟。

然而,清朝时期,许多地主也被称为“员外”。

清代小说《三侠五义》第54回《通天窟南侠逢郭老,芦花荡北岸获胡奇》中有这样的场景:

展爷(展昭)到了这个时候,不得不置若罔闻,一言不发。另一个庄丁说:“我们在外面和客人喝酒,正在喝醉。这个时候,天上有三个鼓,所以我们暂时不用回禀赋,把他放在通天窟里收起来。我会先找出它的位置,把剑弄清楚,然后再回答。”

[img]643850[/img]

这儿壮丁所说的“员外”,不是朝廷官员,而是当地的恶霸地主。

《施公案》第313回《贺人杰有心偷人之外,李公然无意救公差》中也有类似的场景:

女孩不敢看。她急忙跑到前面,告诉陶老儿的大儿子:“爷爷!我不知道老员去了哪里。在后面的夹子里,我听到有人在那里叹气。叔叔急忙去看看!别有强盗!”

丫环嘴里的“老员外”,就是陶家庄的主陶老儿,也是一个有钱的地主,不是朝廷官员。

原因是什么?

原来,在古代,考虑到科举考试的进入速度大于官员的淘汰速度,官员的编制是肯定的,有必要建立候补官员制度,安排那些通过科举考试但没有正式职位的候补官员。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官制改革,员外逐渐成为可有可无的闲职。清朝时期,朝廷把外等闲职拿出来,提供给捐纳的有钱人。此时,只要愿意拿出钱,地主和商人都可以捐出一个官职来做,从而避免十年的寒窗苦读。

清朝中期的著名大臣李伟花了很多钱买了一个军事部长外郎的官员,因为他不是阅读材料。然而,李伟不能读书。当官还有两把刷子。仅用了10年时间,他就从一个五产品的军事部长外郎晋升为浙江总督(闽浙总督的前身)。

[img]643851[/img]

当然,对于更多的地主和富商来说,他们只是想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而不是真的想填补空白。@ 对他们来说,员外只是一个头衔,没有实质性的权力和好处。

然而,这些地主和富商周围的人并不知道这一点,他们也无法区分外部和地主之间的区别。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的地主都被尊为“外部”——这也给了每个人一种富人是“外部”的错觉。

【参考资料:《清史稿》《三侠五义》《通典》等。


为什么清朝的地主叫员外? 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清朝的地主叫员外? 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

  • 清慈禧太后守寡数十年 为什么会有无数的绯闻?
  • 慈禧太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她的评价褒贬不一。在学术界,大多数人都同情慈禧太后;在互联网上,大多数人都批评慈禧...

  • 史书上的纪晓岚:身材魁梧粗壮 每天吃肉数十斤
  •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纪晓岚既是一位文人,当然是一副文弱书生的形象,其实不然,记载中的纪氏却是一个身材魁伟的粗壮汉子。...

  • 出身卑微却是康熙最爱的人,其子被雍正虐杀
  • 飞上枝头 魏琳琅在历史上有一个真正的原型。那个人是康熙皇帝的好妃子。历史上的好妃子出生在辛人库。这种身份的人只能在宫里...

  • 顺治皇帝出家了 即使出家,顺治也会是花和尚吗?
  • 在《鹿鼎记》中,金庸说顺治皇帝出家了,康熙皇帝还派韦小宝去伺候。 那么顺治有出家吗? 当然,他没有出家门。 然而,关于他...

  • 荒唐的天王:洪秀全临死前的话让人哭笑不得
  • 1862年,曾国权率领10多万湘军精锐围困天平天国都城天京。经过激烈的战斗,到1863年底,湘军几乎突破了天京外的所有战略要地...

  • 文化学者曹溶的成就有哪些?主要作品有哪些
  • 通过了解曹溶生平简介得知,曹溶生于公元1613年,卒于公元1685年,享年72岁。在介绍曹溶生平简介的书籍中,都提到了曹溶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