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宋朝,中国的封建王朝就基本消除了奴隶的存在,几百年后,“我在清朝”又把奴隶制捡了起来。在清宫的辫子剧中,犯罪分子除了被斩首外,最常被处理的方式可能是“送宁古塔,和披甲奴隶”。
宁古塔是清朝统治东北边疆的重要城镇。六个满语是宁古,一个是塔,据说清皇族先祖兄弟六人曾住在这里,故名。现为黑龙江省海林县老街镇。宁古塔是清代最著名的流放地之一。清八旗制度“以旗统军,以旗统民”,平时耕地打猎,战时披甲上阵。根据身份地位,旗丁分为阿哈、披甲人、和旗丁三种。阿哈是奴隶,多为汉人、朝鲜人;披甲人是降人。民族不同,地位高于阿哈;旗丁是女真人。
但这个“披甲人”的地位是什么呢?为什么犯罪的人要把他们当奴隶?它是用来帮助清朝保卫边境的人。披甲人世代生活在边境。清朝经常把一些囚犯或他们的家人分配给这些人,以稳定他们的士气。
[img]644985[/img]
“和披甲人做奴隶”就是把披甲人当奴隶。披甲人的地位够低,不是好茬。给这种人当奴隶,结果只会被羞辱或者被他们折磨而死,比死更难受。
[img]644986[/img]
在清朝许多官员的家人知道要流放宁古塔后,他们很可能会选择结束自己。不是每个人都能忍受那种痛苦,而是人们谈论它!
清代披甲人的地位是什么? 犯人为什么要给他们当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