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看清廷剧的人一定会知道一个地理名词——宁古塔。当皇帝惩罚罪恶极端的人时,他经常说:“把某某送到宁古塔,永远不要入关!”
事实上,宁古塔地区就在今天的东北地区。夏天很凉爽。虽然冬天很冷,但暖气很好,非常适合人们居住。那么,清廷为什么要把囚犯送到这里呢?
[img]642011[/img]
(宁古塔将军旧址)
宁古塔是满语,满语六是宁古(ninggun),宁古塔的意思是“六个”。
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驻扎在这里
。据说清太祖努尔哈赤曾祖父福满的六个儿子曾住在这里,所以他们称之为宁古塔贝勒和宁古塔。清人称之为:“南瞻长白,北环龙江,允边城雄区,壮金汤皇帝。”
顺治时期,宁古塔的管辖范围非常广泛,哈尔滨以南和以东都是统一的。随着大厅的建立,领土逐渐减少。宁古塔作为一个重要的国防城镇,为朝廷提供了八旗 从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东北各族向朝廷进贡礼品的转移点,也是兵源和向边防部队输送物资的重要依据地,因此宁古塔与盛京同名。
宁古塔有两个新旧城市,相距25公里。老城区位于松花江左岸支流海浪河南岸,现为黑龙江省海林市长汀镇老城村。康熙五年(1666)在今天的黑龙江省宁安市迁建新城。原为渤海故土,上京龙泉府故土,距今县城35公里(今宁安东京)。
[img]642012[/img]
清朝时,这里常年冰封。
在《研堂见闻杂录》中,王家祯称“宁古塔,在辽东极北,到京七八千里。重冰积雪,非复世界,中国人也不在其地。吴兆骞在给母亲的信中说:“宁古寒苦,天下无所有。从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风如雷电,五月到七月接连下雨,八月中旬下雪,九月初河水冻结。雪到地就变成了坚冰,一望千里茫茫白雪。方拱干曾说:“人们说黄泉路,如果到宁古塔,就会有十个黄泉也不怕!”
当然,在海林市和宁安市,虽然冬天很冷,但一年四季都没有王家珍描述的那么冷。主要是近年来,由于厄尔尼诺的影响,气温逐渐升高,居住人口比清朝多了很多倍,也没有那么荒凉。
[img]642013[/img]
将罪犯流放到宁古塔有两层含义:一是惩恶扬善,让罪犯离开家乡,在海关外自首、思考、后悔,接受风沙洗涤;二是为清朝皇室的家乡“做出贡献”。
清朝时期,中国有一些偏远落后、环境恶劣的地区,但为什么清朝不把罪犯流放到其他地方进行改造,宁古塔是首选呢?目的很明显,宁古塔是满族的发源地,也是清朝皇室的家乡。罪犯来到这里,不仅要耕种土地,修建桥梁和道路,改变清朝皇室的外观,还要挨饿,为当地官员和满族做牛和马,成为家庭奴隶,以展示祖先的荣耀。
更重要的是,它一直在清政权的控制之下。把不放心的政治人物流放在一个放心的地方,可能是中国当权人共同遵循的规则。而且其他地区还没有完全稳定,南方也没有完全控制,更别说西北了。主要的流放地是东北。而且鉴于当时中俄关系,为了防止沙俄入侵,犯人因为国防需要守卫边境。
宁古塔现在在哪里? 为什么清廷把囚犯送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