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张献忠在四川省成都成为皇帝,建立了大西政权,并将四个义子封为领军人物。李定国是安西王,孙可望平南王,刘文秀抚南王,艾能奇定北王。张献忠成为皇帝对满清和南明都是赤裸裸的威胁。俗话说,“枪打鸟”。张献忠成为皇帝不到两年,很快就成了被打的“鸟”。
顺治三年后,两年后沉迷于皇帝的张献忠在清军和南明的袭击下在战场上牺牲。张献忠死后,大西军没有领导。李定国、孙可望等四位国王率领各部门退出四川,进入云南和贵州。在清军的强大压力下,大西军和南明永历政权共同抗击清朝。1651年,孙可望被封为秦王,领导大西军。
[img]640618[/img]
1652年,李定国率军攻打元州(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然后南下武冈、西延(广西资源),攻打全州,再攻打桂林城。清朝定南王孔有德自焚。李定国率军趁热打铁,一鼓作气地攻占柳州、梧州等地,随后北上湖广。清廷坐不住了李定国的猛烈进攻。封敬谨亲王尼堪是定远大将军,率部增援湖广10万元。结果尼堪来了也没用。在衡州之战中,他被李定国伏击致命。
尼堪是清朝创始人努尔哈赤的孙子。他继承了努尔哈赤的勇敢和善战。他是满清著名的将领,战斗时间长,战斗力高。
李定国击败了著名的国王,震惊了世界。据说,自从努儿哈赤起步以来,满清八旗的精锐战斗力就出现了。每一场野战,无论是对明军还是农民起义军,都是不可战胜的,不可战胜的,就像一个神话。但这个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李定国打破了,对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
李定国取得了如此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南明朝野非常兴奋,认为ZTE有望发展起来。但有一个人很不高兴,那就是孙可望。虽然孙可望也有军事才能,但雄心勃勃(想成为皇帝,以国主为主),气体狭窄,以前以战争不利为由,接受了抚南王刘文秀的军事权力,放弃了他。看到李定国的高成就,对他的地位构成了威胁,我想召回李定国,把他置于死地
。李定国知道自己的阴谋后,为了抗清大计,拒绝与孙见面。
[img]640619[/img]
李定国回到永州,清廷派贝勒屯齐率尼堪,从衡州(今湖南衡阳)直接前往永州。由于孙的预期限制,李定国回到柳州,然后占领了高明,攻击了肇庆。新会议的长期攻击,不得不回到高州。第二年,广西安龙(今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和永利帝将返回云南昆明。
[img]640620[/img]
被永历帝封为晋王的李定国,被孙可望率部攻击。在三岔口被李定国打败后,孙可望逃往长沙,投降清朝,并将李定国的相关信息告知清军。清军开始攻打贵州,占领贵阳后,兵分三路从播州、贵阳、都匀向云南发起攻击。李定国在七星关、关索岭、安隆一线设防,但不敌清军被迫撤退至云南永昌。清军占领昆明后,继续追击南明势力,在磨盘山被李定国伏击,死伤惨重,平西王吴三桂也差点被杀。被清军火炮轰击的李定国部队也遭受了巨大损失,撤退到腾冲。
永历帝逃往缅甸,被缅甸国王软禁,李定国和白文选率部向南撤退,白文选守木邦,李定国守守孟艮(缅甸掸邦景栋)。缅甸东北部与中国云南、泰国交界处相当)。李定国为了救永历帝,率2000精骑围攻缅皇宫,失败了。白文选被清军击败投降,吴三桂追击永历帝到缅甸,将永历帝朱由锤带回昆明,1662年杀死,南明灭亡。李定国后来死于孟艮,所有的人都留在那里,没有回来。一代又一代的繁衍是今天的果敢族。
故事到此结束,回顾这个角色,你会发现一个戏剧性的场景。李定国的生活相当精彩,身经百战,战功赫赫。前半生跟随农民起义的张献忠,被明朝视为“反贼”,单枪匹马射杀了明朝总兵张令,打败了满清八旗军头疼的女将秦良玉等辉煌成就。张献忠死后,后半生拥明抗清,攻城略地,两败清朝名王,为南明支柱,至死不降,可惜独木难支。
另一方面,吴三桂一代又一代地受到了明朝的善良。吴三桂以总兵的身份守卫辽东,然后封为平西伯。他不想报效,但先降李自成,再降清。他不遗余力地追杀了农民起义军和南明势力,被清朝封为平西王。南明最后一位皇帝永恒的皇帝被他终结了。这幅画太戏剧性了。
为什么永恒帝会被吴三桂杀死? 他是怎么被抓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