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两位干娘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们快来看看吧!
到元五年,朱元璋十二岁时,父亲朱五四带领全家搬到太平乡孤庄村,即安徽省凤阳县府城镇二十营社区二十营。孤庄村偏远,人烟稀少。朱元璋在这里认出了两位干娘。
[img]639785[/img]
朱元璋的第一位干娘是赵的母亲。赵的母亲是孤庄村赵积善的妻子。她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她的丈夫赵积善有五个兄弟。她是孤庄村的一个大家庭。她的家人与朱元璋的家人关系密切。
赵妈的长子赵璧和朱元璋年龄相近,脾性相投。他们经常一起玩。有时候赵妈看到朱元璋的衣服脏了,就让他脱下来洗,衣服坏了就补。
赵的母亲长寿了。朱元璋成为皇帝后,她仍然活着。朱元璋没有忘记他的干娘。她被称为“太恭人”,并多次奖励她。她的食物和衣服、住宅,甚至她去世时的葬礼用品都是朝廷提前赠送的。
1924年,安徽省凤阳市大庙镇北陶村出土了《赵母朱太太墓志》,改墓志记载了此事:
妻子姓朱,古钟离县西乡人。年十八,赵积善,昆仲五人积善,三人积善。回到赵家,叔叔孝顺,迪似乎和谐,乡下咸得妇颜。先天子龙潜的时候,妻子是浣卓,因为她遇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暨君遍布世界各地,多次被宠坏,被封为太恭人,给予尤多。第一个棺材和被子都是朝廷赐予的。
朱元璋的另一位干娘是他的邻居王阿姨。王阿姨是寡妇。她的丈夫是曹军。她在朱元璋家搬进孤庄村之前就去世了。她带着三个儿子和祖先的田地生活在一起。虽然她的生活并不富裕,但她比朱元璋的家庭要好得多。
她的二儿子曹秀年龄和朱元璋差不多,住得很近。所以他们经常一起玩,是个好朋友。王阿姨看到朱元璋聪明,很喜欢他,就认为他是干儿子。
[img]639786[/img]
四年(公元1344年),由于当地饥荒,然后是瘟疫,朱元璋的父亲、大哥和母亲相继死亡。在这么大的家庭里,只剩下16岁的朱元璋和他的二哥朱重六。为了生存,兄弟俩计划分别出去逃跑。
王阿姨听说后,来到朱元璋家,说朱元璋年纪太小,一个人出去不安全。最好做个和尚,挣点饭吃。她还提到朱元璋小时候身体不好。朱元璋的父母曾在寺庙里烧香许愿,并承诺将来把他放在寺庙里当僧侣。
朱元璋和朱重六点头同意,但当和尚不剃头时,他们进入寺庙就完了。他们还必须准备一份会议礼物,看法师是否接受。朱元璋的家人现在甚至吃饭都成了问题。他们怎么能有钱买一份会议礼物呢?
王阿姨家的生活不是很好,但她还是给朱元璋准备了香烛和礼物,让曹秀陪朱元璋到皇觉寺出家。到达寺庙后,高斌法师同意接受他当小行童,在寺庙里做粗活。从那时起,朱元璋开始了和尚生涯。
[img]639787[/img]
然而,王阿姨死得很早。朱元璋成为皇帝后,她已经死了很长时间了。为了纪念她,朱元璋让曹秀从母姓改名为王文。他的兄弟们也改变了母性。现在凤阳民间流传着“洪武改姓,曹王一家”的说法,保留了曹王不通婚的习俗。
他们是朱元璋的干娘 一个死得很早,一个享受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