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后,秦在巴蜀分为巴郡和蜀郡。从地理位置上看,巴郡和中原只不过是一座大巴山的障碍。历代巴地地方官员很少敢支兵自重起兵造反,但蜀国却完全不同。不仅有更雄伟的大巴山脉,秦岭还将其与西北和中原隔开,地理上形成了蜀国相对封闭的世界。自秦始设蜀郡以来,连续三个蜀郡县守都自重起兵造反。秦一统中国后,秦朝时期,包括汉朝时期,都设秦巴郡统一整个西北西南地区。
[img]639420[/img]
直到东汉末年狼烟四起,益州的刘燕和荆州的刘表也不例外地自立为王。公元194年,刘彦故继蜀王位,但失去了汉中和陕西,张鲁在汉中自立为王。公元201年,刘备进入刘表地新野,开辟蜀汉之路。公元208年刘表亡,刘备趁机占荆州大部分,其子刘聪刘琦仅据赤壁。公元214年,刘备统一巴蜀,第二年汉中张鲁被曹魏摧毁。公元220年,蜀汉攻占汉中刘备,正式称帝三国立。蜀地直到公元263年蜀汉亡汉中。
自唐代以来,为了防止蜀地的独立风险,秦岭与大巴山之间的汉中一直被归类为蜀地管理,使蜀地不能随时向中原敞开大门。同时,秦岭以西的广元地区,即古代朱国,与西北部分地区联系在一起,这是历史上许多朝代的利州。历代利州,即今天广元的存在,都是为了随时防止蜀国的变化。
[img]639421[/img]
直到元末明初,才完全没有必要防止蜀国的变化。此外,分区的划分基本上是根据自然山川的文化标准制定的。秦岭以西的广元地区自然分为四川,秦岭和大巴山以东的汉中地区自然分为陕西。这并不是传说中的陕西用广元代替的汉中。
事实上,我们不可能仔细考虑。汉中的土地肥沃产品极其丰富,基本上是平坦的。利州和广元位于秦岭中部,基本上是一片贫瘠的山地。如果我们换四川,我们肯定不想。那么为什么汉中最终回到了陕西呢?事实上,这完全是中央集权的结果。这完全是为了协调和补充西北地区严重的资源短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人计划将汉中归还四川。如果当时这样做了,我认为蜀道很难离开四川大学的通道。此外,它不会通过广元穿越秦岭和陕西,而是绝对从南充到秦岭和大巴山,直接到达汉中和中原。
[img]639422[/img]
但陕西很痛苦,都是西北贫瘠的黄土高坡,更不用说发展了,是他们自己的食物和衣服很难解决。但与汉中完全不同,陕西可以在西北地区占据主导地位,没有人能比较。陕西不仅依靠汉中来解决温暖的追求问题。此外,还依靠汉中建立了全国各地的陆路交通网络。
相反,四川不仅捡了一个不毛之地烫手山芋,还失去了汉中各种资源丰富,这不能说是四川的悲哀。
古代历代帝王是如何控制四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