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帝王,秦始皇。他认为自己的政绩是历代三皇五帝所没有做到的,所以为了显示自己的功劳而称之为“始皇”。不得不说,秦始皇在位时期确实为中国古代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虽然有焚书坑儒等暴政,但这些都无法抹去他的功劳。秦始皇是一位有争议的皇帝。即使是它死后建造的皇陵也是世界史上的一个谜。秦始皇在他出生前就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墓。统一六国后,全国派出70多万人修建陵墓。这座陵墓死后还没有完全意义上建成,这么多人力物力花了近四年的时间,也就是秦始皇从继位到死后几十年都在为他死后的陵墓做准备。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但它还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那为什么它被称为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呢?让我们来谈谈1974-1977年被中国考古学家挖掘的西安兵马俑,其出土的兵马俑和文物令人惊叹。兵马俑只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是陪葬的陵墓。如果把秦始皇陵全部挖出来,会有多大?答案不言而喻。从77年到现在,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为什么不继续挖秦始皇陵呢?无非是以下原因。
[img]639811[/img]
@ 挖掘技术还不够成熟,不能保护一些文物。考古挖掘更多的是为了重现历史,保护文物。如果目前的技术不能满足文物保护的要求,突然挖掘只会导致文物的缺失和损坏。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考古技术起步较晚,技术仍然相对缺乏。还有一场考古悲剧,让中国人民感到悲伤。1956年,在郭沫若、吴晗等人的主张下,经国务院批准,开始开挖明朝定陵。挖掘工作进展顺利,文物很快被挖掘出来,包括金银珠宝、丝绸、古迹、书画、金楠棺材等。
考古学家欣喜若狂,但这样的画面却没有再现。这些接触空气真好的文物瞬间黯淡甚至破灭,这三口金丝楠棺材最终因空气腐化而被遗弃,成为考古悲剧。这一次,由于技术尚未达到保护标准,文物失去了许多宝贵的历史文物,这也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个血腥教训。当时考古学家上书周恩来总理,经过多次衡量,决定百年内不开挖未来的帝王陵墓。
@ 很难挖掘秦始皇陵墓。秦始皇陵地宫占地20多万平方米。短期内不可能完成挖掘。要完成挖掘,我们必须保护这20万平方米的土地进行挖掘。我们至少需要建造一个20多平方米的天然帐篷。光这一点就足够费力了。它还必须嫁给上层20多万平方米的土层,才能逐步进入地下进行深度挖掘。在此期间,它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此外,在挖掘过程中,文物会受到风化、风蚀、阳光爆炸、雨水浸泡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挖掘后,由于技术水平尚未达到标准,保护也是一个非常棘手的实际问题。
此外,从世界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的角度来看,秦始皇陵的开挖是不利的。秦始皇陵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在没有足够的技术支持之前,国家对其考古更加谨慎。在世界各国的文物保护中,国家和考古机构都坚持保护的前提,其次是开挖。对保存完好的陵墓,尽量保护原有环境,不主动开挖。
[img]639812[/img]
@ 就民族传承和民族情感而言。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伟人,秦始皇陵属于我们的祖先。作为后代,我们更多的是继承和保护,而不是破坏。在中国,挖掘祖先的坟墓被认为是一种非常不道德的行为,考古学是尊重历史和继承历史的需要。然而,从人民的内在情感来看,如果没有足够的准备或不需要挖掘,最好不要挖掘,让它进入土壤,避免干扰。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对祖先的一种尊重。
揭示秦始皇为什么不能挖出地宫的谜 为什么百年内不能再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