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的国家,前有贞观之治,后有康乾盛世,都说明了中国古代的强盛。
公元1793年,英国派出了第一个访华团来中国。长期以来,英国人对这个东方神秘国家非常好奇。他们眼中的中国就是马可波罗描述的:到处都是黄金和宝藏。然而,正如马可波罗所说,中国真的到处都是黄金吗?
乾隆五十八年夏天,英国代表团来到中国土地,却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场景。许多中国人,更不用说穿丝绸和缎子了,甚至连粗麻布都不是。这些人被清政府招募为英国使团服务,为他们端茶、洗衣服和做饭。
英国人发现这里的很多人都很瘦,很难找到像英国人这样“胖”的人。而且,中国人看起来也很不开心。据史料记载,这些为英国使臣服务的中国人争先恐后地吃英国人的剩菜,对英国人的施舍充满感激。即使是英国人用过的茶也会乞讨喝。
英国使团在《我看乾隆盛世》一书中写道: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没有看到书中所说的“衣食无忧、富足繁荣”的场景,有些只是丑陋。此外,中国人住的房子都是茅草屋,很少有独栋建筑。像英国绅士住的舒适房在中国很少见,到处都是落后的场景。
毫无疑问,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许多学者甚至建议删除“一个”这个词。不可否认,乾隆皇帝统治下的中国是人口众多、国力最强的时代。但是,与同一时代世界上的其他大国相比,怎么会有如此惨淡的场景呢?
原因是乾隆时期中国人的生活远不如欧洲人。14世纪,欧洲人并不比中国人富裕。他们的食物很少有肉,大部分时间都被一块面包和一碗汤取代了。即便如此,也能让英国农民满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欧洲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在18世纪的工业革命早期,英国农场的一个普通雇员的三餐食谱将有高营养的肉、鸡蛋、牛奶,甚至啤酒和新鲜猪肉,这比400多年前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随着工业革命的结束,英国人的生活变得更好了。
1808年,在一个普通农民的家里,他们可以消费奶酪和黄油,甚至是英国红茶。然而,看看中国,乾隆时期的中国人吃什么?几千年来,中国农民的饮食主要是粗粒和蔬菜,肉、鸡蛋和牛奶很少。通常在春天的荒野中,但也要摘野生蔬菜来生活。
因此,乾隆时期人们经常“吃糠咽菜”。据史料记载,18世纪,一个中国农民的年总收入只比一个英国农民的年平衡。而且,很多时候,中国农民会负债累累,遇到自然灾害,很多家庭都受不了打击,纷纷破产。
此外,英国大使团还发现,乾隆繁荣时期的“贫困”不仅是物质上的,也是人权的丧失。据说,当英国大使团抵达浙江沿海地区时,他们想找一个熟悉当地人的领航员。当地官员很清爽,但没有人愿意赚这笔钱,他们选择退缩。
然而,中国官员完全忽视了中国人民的人权。在英国使团眼里,他们不敢相信中国的这些向导,无论是打还是骂。当时欧洲人的人权意识已经很强了,甚至早已深入人心。像中国这样的情况不会出现在欧洲。
据说,公元1747年,普鲁士国王想建造一座新的宫殿,只是选择了平民的风磨街。因此,在建造宫殿的过程中,一些人提出了“抗议”,认为建造的宫殿阻挡了风,不利于风磨的旋转。磨坊的主人向法院起诉了国王,最后国王让步,并赔偿了磨坊的主人。
当时在中国是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的。
乾隆皇帝统治时期是18世纪,这是全世界人民的“转折点”时期。此时,欧洲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世界文明主要体现在“宪法”和“代议制”上,这无疑是将统治者关在法律的“笼子”里,让他们面对同样的法律保护和制裁。
另一方面,在中国乾隆时期,统治者做了相反的事情。乾隆执政60年,却把中国人关进了“专制”的牢笼,说“乾隆盛世”其实是违背人类发展进步的产物。虽然乾隆在繁荣时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它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政治稳定,甚至养活了当时足够的人口,为中国奠定了今天的地图。然而,他的“专制”也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永久的精神创伤,这是不争的事实。
与18世纪世界的进步相比,乾隆统治的时代只不过是关注生存权力的繁荣时代;与中国历史相比,乾隆统治的时代是人民权力被剥夺的最彻底的时代。此时,中国人已经习惯了做奴隶,不仅听话,而且耐心,使他们无法擦亮眼睛,以迎接世界潮流的变化。
由此可见,乾隆盛世其实是一个自欺欺人的时代。
乾隆盛世是什么样的?真相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