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崇祯皇帝生气的同时,也让后人困惑的是,明朝的将军,如祖大寿、洪承类、吴三桂、孔有德等,在明朝打得很差,屡战屡败。然而,投降满清后,他立刻变得勇敢善战,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什么同一个人有这么大的区别?
比如洪承类,在松锦大战中畏首畏尾,顾此失彼。过了一会儿不能约束下属,过了一会儿粮道又被满清截断了,最后洪承类也被满清俘虏了。但洪承类被满清俘虏后,在对明朝的战争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被顺治皇帝和多尔根大加表彰。再比如孔有德,以前只是毛文龙手下的一般将领,基本上没有表现。但投降满清后,最终被满清封王。前后表现的差别真的太大了。
[img]639425[/img]
(崇祯皇帝剧照)
那么,明朝这些降将怎么会在一夜之间变得如此强大呢?
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一、投降满清的明将有强烈的危机感。
这种危机感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满族和清朝毕竟是一个满族的世界。投降过去的明朝将军都是汉族人,他们自己也很低人一等。第二,投降过去的明朝将军毕竟是降臣,降臣使他们在地位上再次低人一等。与满族大臣相比,明朝的降级将低人一等。他们怎么会没有危机感呢?
明朝降臣有强烈的危机感,他们明白,如果他们不努力工作,他们肯定会被淘汰。一旦他们被淘汰,他们就再也没有地方站起来了。即使他们回到家乡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他们也可能会被杀死。当孔友德还是国王时,他曾经去过曲阜,准备去寺庙祭拜孔子。结果,人们不允许他进去。可以看出,人们会非常讨厌明朝的这种下降。
而且,不努力不仅是一个被淘汰的问题,也可能被满清怀疑是第一只老鼠的两端,等待观望,最终被满清杀死。
[img]639426[/img]
(降臣洪承类
@ 明朝这样的降将,怎么能不努力打仗呢?
二、投降满清的明朝将反击明朝有优势。
这些投降满清的明将,原本是明朝镇守一方的大员,多次南征北战。他们最大的优势是非常熟悉明朝的情况。熟悉明朝的地形和地貌,熟悉明朝的军事布防,熟悉明朝军队的军事特点,熟悉明朝的武器装备,熟悉明朝士兵的心理,甚至明朝皇帝崇祯。他们很熟悉。他们回来后,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样。即使他们不会打架,他们也知道如何打架。
满清统治者也知道他们很熟悉,非常依赖他们。可以说,没有吴三桂、洪承类等降级将领,满清不容易赢得中原;没有吴三桂、孔有德等降级将领,满清不容易稳定南方。
[img]639427[/img]
(降臣吴三桂)
三、满清气氛与明朝不同。
这种差异是一个上升的王朝和一个没落的王朝的区别。
满清时期的君王才华横溢,有识人之能,容人之量。然而,明朝的崇祯皇帝没有这种知识,也没有这种肚子。他没有控制官员的能力,只能盲目杀人。但是杀人不起作用。
满清和明朝都有竞争,但满清的竞争是积极的,为在战场上取得成就而自豪。明朝的大臣们想到的是个人的恩怨和个人的利益。他们不是为了战争成就而战,而是为了秘密地拆除平台。满清的竞争显然是积极的竞争,而明朝的竞争是恶性的竞争。结果是什么,你可以想象。
满清和明朝的气氛不同,精神面貌也不同。自然,明朝降将的表现也不同,战争的结果也不同。
(参考资料:《明史》《清史稿》)
为什么明代将领在投降满清后变得如此勇敢和善战?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