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读者1816年发生了什么,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1816年历史上没有夏天。
今年6月下雪,7月结冰,8月霜冻。因此,1816年也被称为“无夏之年”,甚至有人称之为“冻死人的1816年”。
今年夏天,低温席卷全球。最严重的是欧洲、北美和亚洲,北半球的年平均气温下降了近3℃。
当时嘉靖年间的中国也未能幸免,因此云南出现了大面积饥荒。
[img]638106[/img]
(1816年夏季)
在美国东北部,1816年初春相对正常。虽然春天很冷,但大多数人已经拆除了供暖设施,熄灭了房间里的火灾,并期待着一个五彩缤纷的春天季节如期到来。2月,虽然也遇到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寒冷天气,但与往年相比仍然正常。3月份,气温逐渐升高,树木变绿,春花竞相开放,但强风天气明显高于往年。
4月,本该春天的天气突然变冷,甚至下了冻雨,雪花飘落在天空中。五月的天气更奇怪,就像冬天一样。不仅雪花继续从天而降,池塘和河流也在低温下结了一层薄冰。庄稼被冻雨和霜雪蹂躏,大部分作物直接冻死。
6月,加拿大和美国的一些地区发生了暴风雪。农民们不得不穿上冬装,在田野里忙碌,试图让残留的庄稼活下来。许多地方冻死了人和动物。更奇怪的是,气温有时高达35℃,但在很短的时间内急剧下降到0℃。
夏天的寒流席卷了美国新英格兰,并向南蔓延到美国的弗吉尼亚。据当地地方志报道,“6月份的几场大雪过后,人们需要乘雪橇旅行。7月4日,在美国独立日,大雪纷飞,池塘里的水结冰了。参加独立日庆典的人不得不拥抱教堂,那里的炉子可以给每个人一丝温暖。”
8月份,加拿大的情况急剧恶化。地上几乎看不到绿色植物的影子。它们都被冰雪覆盖。一位市民用僵硬的手记录了当时的情况:“霜冻和冰雪冻死了田野里所有的豆类和谷物,田野空无一人,像12月一样雪白。”
[img]638107[/img]
(异常气候下的灾民)
在欧洲,1816 今年夏天的雨量比往年高得多,爱尔兰的大雨无休止地下了8次。
一个星期,所有的作物都被摧毁了。低温多雨的天气导致英格兰作物被摧毁,一旦大片草原和苜蓿被摧毁。
在中国,广大地区也出现了极端的低温天气。例如,江西省彭泽县的县志记载如下:“6月下旬北风寒,尤其是29日夜。第二天早上,九都和浩山看到雪,木棉冻伤很多。”
在东北黑龙江,农历七月双城出现严重霜冻。作物失收,垦丁逃亡。台湾省新竹、苗栗等地难得的冬季霜冻发生在台湾省,新竹出现了“十二月雨雪,冰坚寸余”。
极端低温天气的后果是庄稼大面积冻死,粮食减产严重,造成饥荒。
据史料记载,1816年云南饥荒“年大饥,路死枕籍”,百姓饥肠辘,饥饿千里,甚至为了生存而卖儿卖女。
在美国,成千上万的人死于饥荒。研究低温气候的科学家韦伯说:“人们被迫吃田鼠,甚至为植物的根而战。”随着饥荒而来的是瘟疫的流行,“大多数人死于伤寒和其他与饥荒有关的疾病。”
(坦博拉火山喷发)
那么,这个“无夏之年”低温天气的罪魁祸首是谁呢?
这是前一年印尼松巴哇岛坦博拉火山喷发造成的。
这座不知名的火山海拔2851米,位于印尼松巴哇岛北部。坦博拉火山于1815年4月5日隆隆发作。驻扎在几百公里外爪哇岛的士兵们以为发生了战争,立即全副武装,等待着上战场的命令。
火山强势喷发时,将多达150立方公里的灰尘和岩石抛入空中。喷出的火山灰和火山渣覆盖了巴哇岛方圆100英里的区域,厚度约为3.7米。
炽热的岩浆以每小时数百公里的速度沿着山倾泻而下。无论你走到哪里,一切都会燃烧,山脚下的森林和草原都会燃烧。
坦博拉火山喷发和随后的海啸是自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损失,共造成10多万人死亡。喷发的火山灰冲上平流层,形成一种大约4亿吨的巨大气体,层层包裹着地球。
这些气体,包括水蒸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甲烷、氟和氯,在大气中反应形成溶胶,阻挡和反射太阳,使太阳的热量难以到达地面,导致极端低温天气,最终形成1816年的“无夏年”。
(参考资料:坦博拉火山爆发的影响)
1816年发生了什么事? 为什么被称为[无夏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