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直隶提督具体负责什么的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清代封疆官员中,直隶总督排名第一,巡抚中山西巡抚排名第一。同样,各省提督的重要性也不同,其中直隶提督最为重要。以前发表过很多关于监督的文章,提督的介绍相对较少。本文以直隶提督为例,讨论其具体职业掌握情况。
[img]636361[/img]
提督作为一名高级武官,始建于明代。当时,驻京师营有提督。明中叶以后,各省巡抚多兼提督军衔。神宗年间设立了专门的提督,但不常置。清初规定,各省设立了“提督军务总兵官”,其中带左右都督官为正品,带都督同知衔者为从品,带都督官事衔者为正品。乾隆十八年(1753年)撤职,被指定为武功从一品官。
提督作为一个省的高级武官,与总督、巡抚并称封疆大官。其官品高于巡抚,但根据清制,提督仍受各省督察控制。其主要任务是“巩固和保护边境,典领甲卒,控制镇、协、营、汛”。提督专门管辖绿营兵,包括总兵、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总、外委等官员。提督直接统领的军队称为升级。
清代直隶提督定制晚了一点。直隶提督始于顺治18年(1661年),由刘良佐担任,驻大名府。康熙七年(1668年),胡拜任直隶提督时被撤职。据《清代地方官制》记载,直隶曾设立河间府提督一人,康熙七年也被撤职。到康熙三十年(1691年),直隶复设提督,由蔡元担任,改为古北口。
[img]636362[/img]
据统计,从清初到清灭亡,有90多名直隶提督者,包括吴进义、陈金丝、傅振邦、李长乐等。清末最后一任直隶提督是姜桂题。
直隶提督统率提标4营(即中、左、右、前营),包括古北口城守营、密云城守营、赤峰营、石塘路顺义营、河屯协左右2营、唐三营、八沟营、建昌营、昌平营、居庸营、巩华营、怀柔营、汤泉营等。直隶提督还控制了7个镇,每个镇都有1名总兵官。他所辖的军队被称为“镇标”。这7个镇的总兵是:
1.马兰镇总兵。康熙初年设副将军,雍正二年(1724年)晋升总兵官,驻遵化马兰峪。管辖本标准左右两营,遵化守营,蓟州守营,曹家路,墙子路,黄花山等营。
2.泰宁镇总兵。乾隆元年(1736年),总兵官位于易州梁各庄。管辖水东村、紫荆关、白石口、广昌营、插箭岭、巩山堡、易州营、来水营、房山营、马水口、沿河口等营。
[img]636363[/img]
3.通永镇总兵。道光23年(1843年)成立总兵官,驻顺天府宁河县芦台。管辖本标准左右两营,包括北塘营、丰润营、玉田营、宝坻营、通协左右两营、张湾营、采育营、三河营、山永协左右两营、山海路、石门营、蒲河营、乐亭营等。
4.天津镇总经理。顺治初设,驻天津府。管辖四党口营、天津城守营、武清营、霸州营、务关路营、老州营、静海营、大沽协新设6营、河间协左右营、景州营、郑家口营等。
5.正定镇总兵。顺治初设,康熙27年(1688年)裁,游击改,副将32年改,雍正4年(1726年)改为总兵,驻正定府。管辖本标准左右两营,包括守营、固关营、龙泉关营、倒马关营、忠顺营、赵州营等。
[img]636364[/img]
6.大名镇总兵。老副将,归正定镇管辖,道光元年(1821年)改为总兵官,驻大名府。管辖本标中、左、右三营,管辖大名城守营、广平营、顺德营、磁州营、开州营、杜胜营、东明营、长垣营等。
7.宣怀镇总兵。康熙七年(1668年)成立,驻宣化府。管辖标中、左、右三营、宣化城守营、张家口等营、独石协左右两营、多伦诺中、左、右三营、怀来路、龙门路、淮安路等营。
光绪初年,直隶总督李鸿章被命令监督北洋海防事宜,在天津设立军营办公室,开始筹备北洋海军。此后,设立学校,派国际学生,修建军港,购买外国船舶。到光绪15年(1888年)成为北洋海军,制定了《北洋海军章程》。原淮军将领、天津镇总兵丁汝昌被任命为北洋海军提督,带领40多艘大小舰艇,约5万吨,4000多名官兵驻扎在威海卫。其实是由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指挥的。
清末新政实施期间,各省大举编练新军。光绪27年(1901年),袁世凯继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他请朝廷批准,在省会保定设立了直隶军政司,负责全省的军事训练和训练,并制定了试行章程。军政司设监督一人,总督兼任。从那以后,直隶军事改革在全国各省区也排名第一。
各省直隶提督最为重要 直隶提督具体负责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