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清朝对儒家统一做出了什么贡献的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以来,秦朝成立后的2000多年里,一代又一代的王朝发生了变化。然而,“中国”作为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共同体,始终无法分裂。
与欧洲分散的沙子相比,中国顽强的生命力得益于儒家“统一”理论的提出和实施。周朝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将国家分封给大大小小的诸侯。虽然它是世界的共同主义者,但它只能有效地统治王先生。
孔子写《春秋》时,周朝衰落,各行各业的诸侯齐头并进,以“周礼”维持的政治秩序被彻底打破。在这种情况下,孔子提出了“统一”的思想,经过儒生的不断发展,最终形成了“天无二日,土无二主,家无二尊”的完整理论体系。
秦始皇统一六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实现“统一”的皇帝。虽然秦始皇不喜欢儒家思想,但他建造的长城实际上为儒家思想的“华谊区分”提供了现实的基础。
由于“中国”民族文化高度发达,周天子将“五服”以外的人视为蛮夷,不屑与他交往。然而,以王畿为中心,每500英里划分一套服务只是周天子的理想状态。此外,随着领土的不断扩大,中国与蛮夷之间的界限无法明确界定。
长城出现后,华夷的区别有了明确的定义。秦朝二世虽然去世,但后来的朝代都把“长城”视为国界线,保护华夏文明不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害。然而,这也暴露了一个问题,将“蛮夷”排除在中国之外。儒家所谓的“统一”只是长城内的统一。
以长城为界,历代中原王朝始终无法有效解决北方边境问题。然而,随着清朝的建立,在满族皇帝的不断完善下,儒家“统一”思想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只有一个多民族统一的中国才能存在。
明末金政权崛起之初,皇太极打破了华夷之辨,倡导“满蒙汉一体论”。后金的民族政策是历代游牧政权从未实施过的,因此吸收了大量汉族能臣勇将的加入。清军入关后,顺治皇帝反复强调“满汉子民,我赤子……”。
[img]635660[/img]
康熙继位后,蒙古各部门的叛乱促使其提出“中外一体论”,即长城外的蒙古也被纳入“中国”。从康熙开始,清朝就不再修建长城,而是强调“人民的心”的力量。正如康熙所说:“过去,秦朝建造了长城。我对喀尔喀施恩,以防朔方,比长城更坚固。”
康熙的政策主要是出于军事考虑,雍正从理论层面详细阐述了“世界一家”的思想。他认为一切都是一样的,世界是一个家庭。北狄西荣世是边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有这个边界和另一个世界”。只有“把世界作为一个家庭,视为不同的世代”,才能实现“统一和平繁荣时代”。
[img]635661[/img]
清朝满族统治者成功地解决了困扰中原王朝2000多年的“边境问题”问题,使满族统治者能够团结起来。
虽然近代以来,中国遭受了西方列强的侵蚀和侵略,但中国并没有分裂。相反,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意识进一步加强,说中国领土的建立是在清朝完成的。
清朝对儒家统一做出了什么贡献? 成功解决了困扰中原王朝2000多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