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高祖刘邦的传奇生活中,有两个女人被世人津津乐道。第一个自然是吕雉,在汉代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以说是和武则天、慈禧一样控制世界的女主。另一个是齐夫人。虽然齐夫人是汉高祖刘邦后期最受宠爱的女人,但她的命运没有吕后那么好。每个人都必须知道她的结局。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人”。
齐夫人在刘邦晚年聚集了成千上万的宠物,这自然是令人憎恨的。即使吕雉已经成为一名皇后,坐在母亲的宝座上,她也深深地嫉妒她。吕后对她进行惨无人道的惩罚的原因仍然与储君之争有关。齐夫人不应该利用儿子与吕后的儿子争夺王子的地位。
据说刘邦晚年,觉得自己和吕后的儿子刘颖(此时已是王子)不是皇帝的料。他性格软弱,没有主见。恐怕他守不住大汉初立的江山。与戚夫人的儿子如意不同,他思维敏捷,很讨自己欢心,还是把江山传给这个小儿子比较合适。于是,刘邦开始召集群臣讨论废王子,但没想到大臣们这次不同意,连退休的张亮也表示抗议。吕后得知此事也心急如焚,幸好后来得到了“商山四豪”的支持,才让刘邦打消了废太子的念头。这个“商山四豪”是大汉初时期社会上最著名的四位隐士,影响力非凡。刘邦看到这些著名的大人物都回到了王子刘颖身边,不得不放弃废王子的想法。
刘邦虽然不准备废除懦弱无能的儿子刘莹,但还是要提前为儿子铺路。就在他知道自己快不行的时候,他命令重臣们来到皇室前面,命令身边的侍从杀死一匹白马,目的是让这些大臣们在自己面前结婚。这个誓言是什么?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发誓:从现在起,不是刘姓不能封王,不是英雄不能封侯,谁想违反这个盟约,其他人可以一起攻击。
就在“白马之盟”之后,刘邦在公元前195年驾鹤西去。刘邦死后,吕后果断地封锁了这个消息。她很害怕。她担心诸侯将军会叛乱。毕竟,这些人都是与高祖一起打败世界的英雄,这很难控制。她秘密地计算是否干脆杀了他们。当时吕后身边有个谋臣叫他审食。据说他和吕后在刘邦打天下的时候有不正当的关系。这些年来,他一直忠于跟随吕后的权力。他觉得这不容易,就和吕后的哥哥吕释之商量了一下。吕释之的儿子吕禄泄露了这个消息,让李发知道。李发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父亲李商。李商是个聪明人。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后,他急忙找到审食者,告诉他,如果皇帝死了,你不会失去秘密,而是计划杀死英雄和士兵。恐怕世界会很混乱,你也没有好的结局。审食也有点害怕,就找吕后商量要不要这样做。经过反复思考,两人决定不冒这个险。于是吕后命令高祖刘邦丧葬。
就这样,刘盈顺利成为皇帝,是汉惠帝,吕后也成为太后。前面提到刘莹天性软弱,事母至孝,所以大权也落在吕后一党之手。得势的吕后怎么会放过曾经的情敌兼政敌戚夫人呢?汉高祖刘邦前脚一走,她就命人将戚夫人囚禁在永巷,同时命人急召已被分封为赵王的如意(戚夫人儿子)。周昌,如意周围的相国,得知此事出面阻拦,他断定吕后这次要如意进宫,一定是欲除之后快,千万不要前去。面对吕后派来的使者,周昌以赵王生病为由拒绝,并告诉使者:赵王年轻,吕后一直和齐夫人有节日。她想骗赵王匡去北京杀他。我不敢让赵王去。当你回去告诉吕后,你会说赵王病了,你不能奉诏。
使者回京后只能如实回禀,吕后自然怒不可遏。她心生一计,只要周昌在,赵王就不会入京。然后先诏周昌入京,再从长计议。作为臣子,周昌不敢不奉诏入京。周昌见吕后,面对吕后的质疑,沉默不语。之后一直在京师长安被幽禁,三年后悲愤而死。没有周昌坐镇,吕后再次派使者征召赵王如意进京。赵王别无选择,只能离开封地邯郸去长安。幸运的是,汉惠帝刘颖得知了母亲吕后的目的,于是亲自把如意带到自己身边,日夜不离,甚至一起吃饭睡觉。本以为吕后就不能这样下手了,但万万没想到还是防不胜防。一天早上,惠帝刘盈起床练习射箭,看到弟弟睡得正香,就不忍心叫醒他,便自己一个人出去。出乎意料的是,当他回到宫殿时,他发现如意已经死在他的龙床上了。显然,如意一定是被吕后下令毒死的。虽然他是皇帝,但他甚至不能保护他的兄弟。他忍不住抱着如意的尸体哭了起来。
[img]632244[/img]
事实上,毒杀如意并不是吕后最残忍的事情。她砍断了齐夫人的手脚,挖出了她的眼睛,使她成为一个人,把它扔进粪坑。这是最灭绝的人性做法。即使他的儿子惠帝看到齐夫人是一个成年人,他也大吃一惊。从那以后,他就病不起了。他更害怕他的母亲,一个“最有毒的女人”。从那时起,他就不再问政府了。从那时起,吕后在法庭上为所欲为。吕后统治时期,大封吕氏亲贵,完全违背了刘邦高祖“白马之盟”时设定的非刘姓不可封王,非功臣不可封侯之约。从此,吕氏一族风光无限。然而,随着吕后的猝死,这一切戛然而止。
白马之盟后,为什么汉朝江山落入妇女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