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白起在邯郸之战中拒绝担任主将的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白起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一生为秦国攻城70多座,没有失败。它最好的战绩是长平之战。在这场关系秦赵生死存亡的决战中,白起击败了赵括,最终杀死了赵军5万人,俘虏了40万人。随后白起以赵国士兵“反复无常”为借口,将这40万人坑杀,只放回240名童子军回来报信。白起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就是借这些人的口在邯郸引起恐慌,瓦解赵国人的斗志。
[img]631950[/img]
然而,就在他准备乘胜进攻邯郸时,秦昭襄王派使者传令,让他退兵。以前中过秦军反间计的赵王此时清醒过来,决定现学现用,对白起也用反间计。因此,他派苏秦的弟弟苏代用大量资金贿赂秦相范菊。范菊不想白起再立功。他以秦兵疲惫急需休养为由,向秦昭向王请教,允许赵国割让六城求和。秦昭襄王同意了范菊的建议,才派人让白起班师。
后来,当白起得知这件事时,他与范菊发生了怨恨。后来,赵国冲洗了秦国,把原来承诺的六座城市切割给了齐国,并与齐、魏、楚形成了抗秦联盟。在秦朝王朝的愤怒下,他再次出兵攻击赵。此时,白起正在生病。秦朝王朝认为赵国已经被残疾,无法再抗拒,所以他没有等到白起康复。他派王陵统兵攻打邯郸。结果,他被廉颇击败,损失惨重。
[img]631951[/img]
这时,白起病愈了,秦昭襄王准备用他代替王陵,但白起拒绝了。他对秦王说:“邯郸不容易攻击,诸侯如果救援,一天就到了。诸侯怨秦已久,今秦虽破赵军于长平,但伤亡人数超过一半,国内空虚。我军远离河山争别人的国都,如果赵国从内应战,诸侯在外应战,一定能破秦军。所以不要发兵攻赵赵。白起不愧为名将,三言两语就把邯郸之战的前景讲清了。然而,白起的话并没有说服秦昭襄王。他派王米代替王陵为将军继续攻打邯郸。这一次,情况更糟。秦军不仅没能攻下邯郸,还被楚、魏、赵围攻,伤势惨重。
秦昭襄王见秦军有崩溃的危险,认为只有白起能收拾残局,就派丞相范菊请白起当秦军主教练。白起看到范菊不顺眼,自然不会给他面子。白起多次拒绝上任,彻底激怒了秦昭襄王,他强迫白起出征。白琦知道这场战争会输。赵国已经走出了长平惨败的恐慌,对自己只有怨恨和敌意。恐怕每个人都必须和自己一起努力工作。再加上楚魏联军的攻击,攻打邯郸无疑是一个梦想。看到自己一生的名将被摧毁,白起忍不住抱怨了几句。结果,他被报告给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对白起彻底感到冷漠。他派使者以“他不满意,有余言”为由自杀。一代名将,落得这样的结局,真的很尴尬。
邯郸之战为什么白起拒绝担任主将? 事实证明他不是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