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为什么元朝灭亡后,有些读者宁愿死也不愿向明朝投降。这里有一个详细的介绍,然后向下看~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王朝不断变化,其中大部分是汉族建立的王朝,但也发生了许多外国人进入中原的情况。例如,在中国时期,后来的辽国、金国、元朝等。特别是在元朝,在成立之初,它通过大量的屠杀获得了这个国家,几乎把宋朝的人口高峰变成了人口低谷。
[img]632869[/img]
而且元朝建立后,人也分为四级,蒙古人是第一级,色目人是第二级,汉人是第三级,南人是第四级。最后的第三、第四等其实都是汉人,南人只是南宋人的缩写。因此,当时的汉人实际上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属于民族压迫。此外,当时元朝的法律规定,汉人直接杀死蒙古人,但蒙古人杀死汉人并赔钱。因此,汉人实际上成了牲畜般的人。
[img]632870[/img]
因此,朱元璋后来有了“驱除鞑靼人,恢复中国”的号召,要解放汉人,恢复汉唐的雄风。但在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大明之后,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场景。许多汉族士大夫宁愿自杀殉元,也不愿为明朝服务。比如当时郑玉是第四级“南人”中非常有名的士大夫,对文化影响很大。但当朱元璋要求他出山辅助时,这位郑玉却绝世7天,最后直接上吊自杀。死前还说不能辜负元朝,为元朝殉节。
[img]632871[/img]
还有一个叫王汉的汉人,他曾经是元朝的官员。元朝灭亡后,他退休了。后来,朱元璋知道后,让他出来帮助自己。但他选择自杀,为元朝殉难。他死时只有46岁。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不愿意为明朝效力,誓死殉难。除此之外,大量的文化儒家如杨维珍、沈梦林、藤克恭等都直接退休了。
后来,朱元璋不得不下达一个圣旨:“率土之滨,不是王臣吗?”。中士医生不是为了君主,而是为了自己的老师。他们没有家就惩罚他们。也就是说,如果他们不能为汉人的新朝服务,他们会杀头抄家,情况会好一点。这种情况和宋末不愿意屈服于蒙古军队,而不是跳海。为什么会这样?
[img]632872[/img]
这主要有两点:第一,当时的士大夫不认为元朝是外国人,都认为是中国人,与以前的宋朝和金朝没有什么不同。因此,士大夫殉道是正常的;第二,在程朱理学的压迫下,中国文化开始出现奴性,奴性注重对主人的忠诚。即使汉人是牲畜和奴隶,他们仍然忠于主人。事实上,这是蒙古人民币当时的杀戮,使社会文明倒退。
元朝对汉人有多好? 为什么有些人宁死也不愿投降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