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有一个典故:楚虽三户,死秦必楚。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秦楚应该是世仇。但鲜为人知的是,秦在春秋时期与楚保持了100多年的友好关系。怎么回事?
[img]631908[/img]
秦国是春秋大国中出现时间最晚的,直到平王东迁后才正式成为诸侯。秦国直到秦穆公登基,才进入春秋大国的行列,准备东进争霸世界。然而,强大的晋国却像山一样挡在秦国东进面前。
[img]631909[/img]
起初,秦穆公想通过与晋国合作的方式东出争霸,于是与晋国形成了著名的“秦晋之好”。但晋献公、晋惠公、晋怀公、晋文公四代晋君都涮了秦穆公,让他眼睁睁地看着晋国成为霸主。
[img]631910[/img]
因此,晋文公死后,秦穆公非常不明智地派兵偷袭郑国,导致秦晋之战。秦军全军覆没,“秦晋之好”也结束了。此后,秦国的主要对外战略之一是与晋国作战,直到春秋结束。
然而,晋国的综合国力远远优于当时的秦国。对抗晋国给秦国带来了巨大的战略压力,而晋国最大的战略对手是楚国。因此,秦国在与晋国彻底翻脸后,与楚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两位诸侯形成了平等的准盟友。
秦与楚保持友好关系的前提是共同对抗强大的晋,而晋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的实力保持到春秋结束。正因为如此,秦在春秋时期与楚保持了100多年的友好关系。
为什么秦国在春秋时期与楚国保持了100多年的友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