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使者为什么要为清朝太后服丧?琉球使者的目的是什么?为您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清朝同治皇帝于1874年底在养心殿死亡。
当时的两宫皇太后,即慈安和慈禧,选择了醇亲王的儿子继承皇位,即光绪皇帝。
此时,东海上清朝附属国琉球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
自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以来,富国强兵向外扩张的政策已经确立,弱琉球王国成为明治政府首当其冲的目标。
1871年,日本开始废藩置县,摧毁各地诸侯,将土地人口带回中央。
12月,漂流到台湾南部牡丹社的琉球船上的难民被土地误杀,日本以保护琉球人为借口入侵台湾岛。
著名的日本外交官井上新此时向政院提出建议,借此机会吞并琉球:“希望尽快收集其版本,明确归我所辖,纠正制度,使其国家县制定、租税调整等,与内地同轨,平等对待,甚至皇家化学和出汗。”
就在同治皇帝亲政的时候,日本派使者到清朝道贺,窥探总理衙门对琉球难民事件的态度。清朝认为台湾省土生土长,“杀人者都是天生的,除此之外,穷治不好。”
这是日本抓住的借口。1874年,日本以琉球报仇的名义出兵台湾省,最终向清朝勒索了50万两白银,从而扩大了在琉球的权利。
1879年,成千上万的日本警察和军队来到琉球,强迫琉球国王尚泰交出宫殿,迁往东京,将琉球国废为冲绳县!
事实上,早在这里,尚泰就闻到了亡国的气味,秘密遣使到清朝求助。
琉球王室和国内老臣在被迫移居东京后,也不断与清朝联系,希望借中国的力量复国。
这些琉球使节作为复国的根据地,在北京建立了据点。
因此,他们必须经常与清朝总理、大臣、恭亲王等实权派接触,并找到各种方法尽可能接近清朝高层。
1881年,这样的机会出现在琉球人面前。
当年4月8日,慈安皇太后突然去世(心脑血管疾病或被慈禧毒杀)。前琉球进贡使毛精长等人趁机给清朝礼部和总理衙门上了一章,询问如何为太后服丧:
“今长因国难改装秘寓,请在北京救援,等待信音。恰逢大行皇太后大事,不敢擅自举哀,等待礼部大人王爷和大人查获原谅,吓得待命。”
孝哲皇后在同治皇帝死后不久自杀。
当时北京琉球使者曾被清朝授予丧服,在四译馆望宫阙行礼。
也有这样的老例,这次慈安太后的葬礼,琉球人才上书也请服丧服。
虽然这只是琉球人在清朝复国几十年的一集,但足以看出琉球老臣们对清朝形势的关注。
然而,即使琉球人向清廷提交了32封复国请愿书,当时日益衰弱的清朝也真的不知所措。
1895年,马关条约签署,清朝北洋舰队被摧毁。琉球再也不可能复国了。从那以后,大多数流寓北京的琉球人都死在清朝,再也没有回到家乡。
琉球使者为什么要为清朝太后服丧?琉球使者的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