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清朝才确定中国人口,乾隆皇帝发明的方法仍在使用中。中国是当今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自古以来,中国人口一直处于世界前列。然而,有一个问题困扰着历史学家:中国一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吗?我们不能得到这个问题的确切答案,不仅很难得到古代世界人口的确切数字,而且中国古代人口一直是一个模糊的数字,这与实际人口有很大的不同。(中国历史代表人口数量表显示,从西到明的人口数量几乎没有变化)@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确切的人口数字。在我看来,除了古代生产力低、交通和通信极其落后、政府管理水平有限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也就是说,封建王朝从来没有进行过真正的人口普查!为什么会这样?这应该从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开始。在中国古代,人们通常承担两种义务:赋役。税收是指包括兵役和军役在内的税收。一般来说,中国古代的税收主要包括土地税和人头税。人头税,又称“丁税”,是按照每个成年男子(不包括老年男子)都是“丁”的原则,按照“丁”征税。同时,兵役和志愿服务的负担也是“丁”。这样,封建政府只关心以“丁”为主要税负主体的数量,而不关心不在税负范围内的老弱妇女和儿童。因此,“固定”的数量往往是朝代掌握的数字,而国家的实际人口数量只能计算。
[img]629928[/img]
秦朝建有长城。长城古建筑是人们的陪葬品。清初,这种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清初,首先废除了2000年的赋役制度,康熙晚年又出台了“不征税”政策。人头税的数额是完全固定的。随后,雍正时期实施了“人头税分亩”。从那时起,人头税完全分配到土地税,困扰穷人两千年的人头税和军事负担最终成为人头税和军事负担。历史。因此,清代人口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乾隆皇帝继雍正帝之后,一上台就感受到了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也感受到了掌握全国真实人口数字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他在信中说:“如果你整天环顾四周,了解人口,你可以为他们的日常生活、干旱、干旱和饥荒做准备。为此,乾隆皇帝在乾隆五年(1740年)正式颁布法令,命令各省报告真实家庭数量。全国人口普查是中国历史上的先驱,是国家管理水平的重大提高。然而,乾隆皇帝的命令遭到了许多反对。苏林波的意见在这些反对意见中最具代表性。他指出,中国幅员辽阔,人民生活分散。只有当地官员去农村计算人口。这些人习惯于敲诈,他们很生气。再加上全国大量的商务旅客和移民,流动人口根本无法统计。他认为乾隆皇帝的命令根本不可操作。
苏林波的意见应该说是相当合理的。然而,乾隆皇帝决定进行人口普查,他永远不会辞职。为了更有效、更合理地开展这一前所未有的人口普查工作,他多次会见了内阁单身汉和六名官员,最终提出了依靠现有装甲保护系统进行全国人口普查的可行途径。通过顺治、康熙、雍正三代的努力,清代建立了较为完善和成熟的保甲制度。各地的人都加入了保甲制度。人口调查采用保甲制度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这样,随着乾隆皇帝的大力推动,乾隆六年(1741)冬季终于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占世界人口”14341万人,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通过人口普查获得的全国人口数字。
[img]629929[/img]
然而,乾隆皇帝对这个仍然粗犷的形象并不满意。很多地方官员第一次对“人口普查”这个新事物重视不够,经验也不够丰富。很多地方的统计数据还是很粗糙的,很多人还没有统计。乾隆皇帝决定规范和规范人口普查,作为地方官员的新评价指标。在皇帝的关注下,清朝人口普查工作不断进展,以前没有统计的人口不断统计。@ 从最初的统计人口到人们的职业、行业、身份、来源等统计内容,清代人口普查工作的内容也在不断发展。在土地改良、退耕还林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地区开始逐步进行人口普查,以前没有纳入人口统计。
(清代嘉庆户籍卡详细记录了户籍人口的数量、年龄、性别、职业等。,说明清政府对人口信息的掌握程度相当高。)乾隆末年,随着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逐步标准化、标准化和精细化,中国的人口数字终于开始显示出接近真实数字的状态。自乾隆六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全国人口为14341万。到乾隆60年(1795年)最后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已达29696万人。这个数字可能有遗漏,但实际上接近实数。直到今天,中国人口近3亿,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无疑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如何确定清朝的人口数量? 乾隆使用的方法仍在使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