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明朝的“戚家军”,每个人都应该知道。与具有强烈演义色彩的杨家将相比,戚家军具有更多的历史真实性和厚重感。在明朝,可以采取行动的军队可能是戚家军。创始人戚继光经常说:“封侯不是我想要的。我希望海波平。”。公元1557年,嘉靖皇帝命令戚继光前往浙江主持抗日活动,以消灭沿海日本海盗。
[img]625718[/img]
齐继光带着热血来到浙江后,看到了一支纪律松弛、懒惰傲慢的军队,于是上书请求组建新军。公元1559年,戚继光亲自到金华、义乌等地招募了3000名年轻农民新兵,教授了系统的战术战术和军事理论,戚家军初见雏形。此后,戚家军凭借严格的军事纪律、专业的训练水平、先进的火器装备、攻防战阵,对抗日本海盗没有失败,每次都是单边屠杀,自我损失很小,创造了10万敌人的记录。
[img]625719[/img]
公元1565年,随着闽广海寇首领吴平的大败,困扰明朝东南沿海23年的海寇之乱终于平息。两年后,戚继光被朝廷命令前往明朝北疆九边军事重镇蓟镇。戚继光带着一些前戚家军老兵和先头部队3000多人前往蓟镇,而其余戚家军则在扩招过程中收入了义乌周边的一些处州(今丽水)士兵,前后共有2万多人前往北方作战。然而,大家都没想到戚家军从此一去不复返。
对于明朝来说,蓟镇最重要的任务是防御蒙古。戚继光最值得称赞的是,他可以通过不同的对手来调整战术。他在《辨请兵议》中写道:“鸟枪是战俘的长器”,于是戚家军的火枪队易步为骑,成为中国第一支火枪骑兵队。戚继光还练习了3万步骑兵营。隆庆两年,
朵颜部酋长董狐狸率领3万蒙古铁骑入侵,戚继光以车营抵抗,率领8000枪突袭,突破朵颜3万铁骑,迫使董狐狸向明朝皇帝请罪。
[img]625720[/img]
万历三年,长秃率为5万武良哈铁骑入侵,戚继光率领火枪骑兵出塞包抄,一口气打败5万骑兵,活捉长秃。这种记录在明朝是可怕的,是如此可怕的战斗力,传奇军队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衰落的?张居正倒台后,戚继光也被罢免,1588年戚继光病逝。但戚家军并没有因此而衰落,以戚家军为种子的浙兵一直是明末国防力量的主力军。
万历年间,日本入侵朝鲜,明廷全力镇压和抚养,戚家军前往朝鲜战场对日作战,大放异彩。朝鲜人在《朝鲜宣祖实录》中评论南兵(戚家军):“南兵不顾生死,一直在前进,吴伟忠(戚家军老将,蓟镇南兵将领)的功绩最高。”就在吴伟忠高兴地准备领导赏钱的时候,他不想悄然发生灾难。
出征朝鲜前,兵部侍郎、蓟辽经略宋应昌定下南兵东征年薪432余元。谁知道援朝结束后,宋应昌被解职,拖欠的工资无法兑现。南兵频繁拖欠工资的问题“吵闹”,导致兵变。御史马经纶写道:“南兵屡噪是蓟镇的慢性病...现在已经逐渐成为一场逆乱。如果复过为姑息,就不能尽可能的驱逐,拖延就会很深。“万历23年10月20日,蓟镇总兵官王宝将3300多名南兵召集到演武场,尽屠之。
[img]625721[/img]
《朝鲜宣祖实录》记载“建昌营调南兵3000留养...没有钱和食物,他们愤怒地寻求混乱。意识到杀了3300多人”,历史上被称为“万历23年蓟州兵变”,戚家军损失惨重。更不幸的是,蓟州兵变并没有结束。明末明军与清军的浑河之战,是戚继光侄子带着火器的戚家军和四川白杆兵共1万人,与清军3万铁骑进行的一场大血战。
然而,戚继光离开后,戚家军在组织和训练上已经不再是过去的荣耀,唯一可以依靠的热兵器也在满洲骑士面前黯然失色。戚家军首先用火器远程攻击,杀死了无数人。火药用尽,再近身肉搏战,与后金军激战至夜,八旗军出现逃兵。然而,此后,金援兵赶到,而戚家军旁边的2万关东明军却看到了死亡,坐视同胞力战而死。总兵童仲井、张明世、戚金、袁见龙、邓启龙等120多名将军全军覆没。
虽然八旗军赢了,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伤亡数万人,是历史上最多的。曾经驰骋疆场几十年,所向无敌的戚家军,终成绝唱,从此大明再也没有精锐。戚家军的衰落,是大明国运的一个缩影,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即使戚家军依然保持着战力,也无法挽救一个腐朽的国家。(参考资料:《明史》、《辽广实录》、《朝鲜宣祖实录》、《三朝辽事录》
齐继军百战百胜是明朝最后的精英 为什么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