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过乌江,
“生是人杰,死也是鬼雄。到目前为止,我一直在想项羽,拒绝过江东。”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描绘了楚霸王项羽,他走到了尽头。那么,为什么已经逃出生日,抵达乌江边的项羽宁死也不过河呢?
项羽从一场战败到乌江自杀,究竟经历了什么?
盖下战败后,项羽霸王别姬连夜突出重围。这时,项羽显然没有自杀的意图,否则就没有必要突破。然而,从突出重围到乌江自杀,项羽在短短几天内经历了什么,这让他在逃离出生后有了死亡的抱负?让我们回顾一下项羽的经历。
[img]624594[/img]
汉四年(前203年)8月,项羽与刘邦沟通后,项羽带领10万疲惫的士兵返回楚地。然而,在张亮和陈平的建议下,刘邦撕毁了和约,带领军队追击项羽。与此同时,韩信和彭越分别带领军队从梁地和齐地南下。刘贾带领军队从淮地北上联合英布,五军联合攻击项羽。
面对韩信率领的30万汉军,项羽率领的10万疲惫士兵被围攻下城。晚上,当汉军“四面楚歌”时,楚军士兵士气低落。项羽看到大势已去。在“霸王别姬”之后,他带领800名精锐骑兵在夜间突破南逃。
[img]624595[/img]
第二天黎明,项羽逃跑的刘邦命灌婴率领5000骑兵追击。一路逃跑,项羽率领的800精骑严重逃跑,过淮河后只剩下100多人。到达阴陵后,项羽迷路了,无法前进,于是向一个路过的农民问路,被骗进沼泽,被汉军追赶。经过一场激战,项羽虽然再次杀出重围,但逃到东城的一座山上,身边只剩下28人。
为了证明自己的失败“非战争罪”,项羽将骑兵分成四队,从四个方向突破。经过一番血战,面对成千上万的汉军追兵,项羽再次杀出重围。到达乌江后,乌江亭长正停船在岸边等候,对项羽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数十万人,也是足王。愿国王快速前行。今天,独臣有船,汉军到达,无法渡船。”
这时,项羽苦笑着回答:“天死我,我怎么渡?而且,江东有8000个孩子渡江而西。现在没有人还了。纵江东的父亲和兄弟都很怜悯,王我。我怎么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于是他把自己坐下来,送给了亭长,带领军队下马步战,一口气杀死了数百名汉兵。他也受了十几处伤,最后挥刀自杀。
为什么项羽宁死不渡乌江?我觉得应该比心死更难过。
纵观项羽的一生,他显然不是一个容易被打败的人。当他带领人们冲出包围,杀死乌江时,他最终拒绝渡河。显然,他已经“心死”了。只有在“心死”的情况下,一代霸王项羽才会选择以自杀结束自己的一生。那么项羽为什么“心死”呢?我认为原因只有以下几个。
西楚北部也被刘邦占领
1、东山再起的力量已经没有了。虽然乌江亭长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数十万人,足王也”,但项羽真的有机会东山再起吗?还是还有自保之力?如上图所示,西楚北部也将落入刘邦之手。项羽在一个角落里拿什么东山再起?刘邦怎么能让老虎回到山上?即使项羽穿过乌江,刘邦也必然会带领军队追赶。项羽一直没有空闲时间考虑这个问题,从鸿沟议和到盖帽之战,从盖帽突破到乌江之岸。一旦项羽想明白,恐怕很难不感到绝望。
[img]624596[/img]
2、军心民心逐渐丧失。曾几何时,项羽在西楚简直是一呼百应,不仅赢得了士兵的支持,也是楚地人民的英雄。然而,他突破盖帽后经历了什么?首先,他带领的800名精英大多逃跑了。你知道,项羽必须带领最值得信赖的军队精英。这些士兵在路上逃跑,这表明他们失去了军队的精神。阴陵迷路后,被老农骗进沼泽,最终被追兵追上。在经历了这一系列的变化之后,项羽也必须明白,他已经失去了军队的心和人民的心,现在他带来了10万名士兵的损失,即使他回到江东,他能做什么?恐怕这就是江东父老无耻的原因。
3、项羽前后落差难以接受。虽然项羽在最后的战斗中仍然表现出不屈不挠、勇敢和不可战胜的精神,但这不是一种悲剧吗?回顾那一年,项羽的军队数十万,西入关灭秦,大封天下十八路诸侯,各地诸侯都希望他们的背影。多么精力充沛啊。谁曾想过几年,却被当年对自己卑躬屈膝的小人刘邦逼到了这样的境地,不得不靠亭长和破船逃跑,这对于一向自负的项羽来说绝对是不可接受的。
[img]624597[/img]
项羽从山脊突破,一路突破重围到乌江,一路战斗可能没有这种感觉,但一旦紧张放松,回忆一路,加上乌江亭长,项羽恐怕真的沮丧和“心死”,只有在这种情况下,项羽最终会选择“自杀”,宁愿死在江东。
项羽已抵达乌江 为什么他宁死也不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