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一,蜀汉(221年5月15日至263年)。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又称“刘蜀”、“季汉”。公元二六三年,蜀汉为曹魏灭亡,共历二帝,四十三年。蜀汉历史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官职,即“司隶校尉”。在蜀汉43年的历史中,只有张飞、诸葛亮居高位。陈寿在《三国志·张飞传》中记载:先为汉中王,拜飞为右将军,假期。张武元年,迁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张飞被杀后,立即担任“司隶校尉”官职。所以,问题来了,司隶校尉在蜀汉的官职中到底做了什么,为什么只有诸葛亮、张飞做过这个官?
一
@ 《三国志·张飞传》中陈寿记载:先主为汉中王,拜飞为右将军,假日。张武元年,迁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也就是说,公元221年,刘备成立蜀汉时,将张飞升为车骑将军。在蜀汉武将中,车骑将军仅次于将军和将军。此外,刘备还要求张飞领导隶校尉。对司隶校尉来说,可以监督百官,有不输丞相的权力。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司隶校尉的官职始于西汉武帝在位时。起初,司隶校尉是皇帝任命的节日使者。东汉时期,司隶校尉经常弹三公等尊官,所以他害怕百僚。此外,司隶校尉可以监督甚至弹劾这些官员,无论是首相、太傅、司徒等官员,还是当地的郡守和刺史。
[img]625101[/img]
二
东汉末年,司隶校尉成为举足轻重的职位,如董卓,将司隶校尉的官称称为“雄职”。吕布杀死董卓后,李珏也领导了司隶校尉。曹操不仅担任东汉王朝的丞相,还带领司隶校尉自尊。@ 显然,司隶校尉的官职可以和丞相、尚书令、太傅、司徒、太尉等重要职位相提并论。在此基础上,我们很容易理解刘备为什么要让张飞领导司隶校尉。在我看来,就刘备、张飞、关羽而言,情同手足。然而,刘备让关羽守卫荆州,但只让张飞守卫一个小阆中,这很可能使后者在心理上不平衡。因此,让张飞领导隶校尉这个官职,很可能也是希望平衡张飞的情绪。
[img]625102[/img]
三
同时,蜀汉成立之初,刘备的国家并不十分稳定,即蜀汉都城和地方的许多官员都来自益州牧羊人刘章。在信任方面,自然无法与刘备的直系相比。@ 监督百官的司隶校尉,自然要由自己的亲信来担任。当时,从声望、地位、能力等因素来看,张飞无疑是司隶校尉的合适人选。不幸的是,张飞的司隶校尉任期还不到一年。根据陈寿在《三国志》中的记载:先主伐吴,飞当率兵万人,从阆中会江州。临发,其帐下将张达、范强杀飞,持其首,顺流而奔孙权。张飞在夷陵战争正式爆发之前就被杀了。诸葛亮在张飞被杀后,成为蜀汉第二任司隶校尉。
四
@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志·诸葛亮传》记载:梁以丞相记录书事、假期。张飞卒后,领司隶校尉。对此,就诸葛亮而言,司隶校尉的官职也十分必要。夷陵战争结束后,蜀汉精力充沛,刘备在永安白帝城。至于曹魏和东吴,他们也盯着蜀汉,蜀汉内部有叛乱。基于此,诸葛亮作为刘备托孤大臣,丞相+司隶校尉的组合,可以帮助自己掌握蜀汉大权,威慑百官。只有这样,诸葛亮才能不受阻碍,尽快平息叛乱,恢复蜀汉的实力。此外,诸葛亮还担任司隶校尉。面对另一位托孤大臣李燕破坏北伐中原的行为,诸葛亮可以带领大臣弹劾李燕,推动蜀汉朝着帮助汉朝的目标努力。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有关史料中没有提到蜀汉有人再次担任司隶校尉。因此,在蜀汉43年的历史中,只有张飞、诸葛亮居这位。你觉得这个怎么样?
蜀汉官职中的司隶校尉是做什么的? 为什么只有两个人做过这个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