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与死秦胡和楚虽三户相比,死秦必楚 预测秦朝灭亡的说法哪个更有说服力?

很多人不知道秦朝灭亡的预言,

历史上关于大秦帝国灭亡有两个著名的预言或预言:一个是“死秦胡”,另一个是“楚虽三,死秦必楚”,从秦灭亡的过程来看,似乎两者都有点合理,所以两者更可靠或更有说服力?让我们一个接一个地分析一下。

先说“亡秦者胡”:据说秦始皇平定六国统一世界后,一心想追求长生不老之术。一位术士卢生为此出海寻找蓬莱山,以获得不朽之药。当然,这是对秦始皇的愚弄(秦始皇在这件事上被愚弄了不止一次)。据估计,他不能交朋友,所以卢生给了秦始皇一本所谓的“仙书”。书中有一句预言:“死秦的人,胡也。秦始皇认为胡人和胡人也指的是当时北方强大的匈奴人,于是命令蒙田率领30万铁骑北击匈奴,以消灭秦朝的危险;这还不算。秦始皇还征服民夫修建长城,防止胡人南入北方。

谁知道这个胡不是另一个胡,这个“胡”字不是匈奴,而是他自己的儿子胡海:秦始皇死于沙丘后,赵高和李斯首先给了大秦皇位继承人的儿子扶苏,然后改变了秦始皇的小儿子胡海为皇帝,即秦二世。胡海即位后,越来越严重的横向收敛引起了全世界的反抗,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img]625002[/img]

再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来自《史记·项羽本纪》:“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从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楚南公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即使楚国只剩下三个氏族(屈、景、昭,这是出国的三个姓氏),楚国也可以摧毁秦国;第二种解释是,即使楚国只剩下三个家庭,它也可以摧毁秦国。无论哪种解释,意思都差不多,也就是说最终灭亡秦国的一定是楚人。

了解这两种说法的起源,我们来看看秦国是死于胡亥还是楚国(楚人)。这两种说法中哪一种更有说服力?

虽然胡亥是秦二世,但他的权力并不在他手中。赵高是真正掌握大秦帝国命脉的人。就连胡亥最终也被赵高杀死了。当然,赵高胡是不作为的,混乱的朝纲是以胡亥的名义进行的;另一点是,胡亥即位后杀死了他的20多个兄弟姐妹,说他残忍不仁。事实上,大秦并没有死在他手中,胡亥死后,子婴杀了赵高,秦国还支持了几十天才投降攻入关中的刘邦。虽然胡亥在很大程度上为赵高背黑锅,秦国最终并没有死在他手下,但作为秦国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死秦者胡”还是有道理的。

[img]625003[/img]

不得不说,大秦帝国从来都不缺将军的才华。虽然当时世界人民一起讨秦,胡亥和赵高当时手里没有兵(一支50万的主力秦军南征百越去了,去了就不回当地了;另一个30万在防守匈奴,但是教练蒙田蒙毅兄弟被杀了)。当时秦国武装了几十万刑徒,交给少府张寒镇压起义(这里有一句话,少府是秦成立的九卿之一,掌山海地泽的收入与皇家手工业制造无关,也就是说与领兵作战无关)。张寒屡战屡胜,几乎要靠自己平息混乱。

[img]625004[/img]

这时,一个人站了起来。他是前楚国著名将领项燕的孙子项羽。在巨鹿之战中,项羽毫不犹豫地破釜沉舟,以5万楚军破章邯20万和王离20万(这是从30万匈奴大军中抽调出来的秦国精英),共有40万秦军,彻底扭转了全世界的局面,秦军主力在这场战争中损失惨重。可以说,没有项羽巨鹿之战的胜利,刘邦不可能先进入关中摧毁秦国,秦末的农民起义和六国的复国运动可能会被张邯逐一摧毁。

[img]625005[/img]

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个“亡秦必楚”在项羽巨鹿之战的光芒下很有说服力,比“亡秦者胡”更可靠、更准确。其实也可以换个角度:没有“亡秦者胡”胡亥和赵高的横征暴敛,就没有秦末起义和六国复国运动,也就没有项羽“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从这个角度来说,“亡秦者胡”和“楚虽三户,亡秦者必楚”是一前一后,前者是因,后者是果。


与死秦胡和楚虽三户相比,死秦必楚 预测秦朝灭亡的说法哪个更有说服力?与死秦胡和楚虽三户相比,死秦必楚 预测秦朝灭亡的说法哪个更有说服力?

,,,,,,

  • 秦始皇手下有几个得力大将?这些得力大将是谁
  •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具有划时代的人物,千百年来有无数人对他所建立的功绩顶礼膜拜,也有不少人对他的暴政...

  • 揭秘:秦二世胡亥与公子扶苏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
  • 胡亥的即位完全是赵高为了自己专权而一手策划的,在秦始皇的众公子中,胡亥论才干绝对不够即位的资格。他的长兄扶苏是最优秀...

  • 蒙田横扫匈奴,却成了宫廷斗争的陪葬品
  • 秦朝一代著名将军蒙田将军给世人的印象是,他扮演了匈奴和修长城的武夫角色。历史上的蒙田将军真的是这样一个人物吗?这只是...

  • 楚霸王项羽是怎样兵败垓下的?项羽又有何结果
  • 一场鸿门宴,让刘邦和项羽的矛盾暂时得到了缓和。 随后,项羽进入咸阳,杀了秦王子婴和秦国贵族八百多人,还下令火烧阿房宫,...

  • 揭秘:为什么残忍的秦始皇后悔杀了一个男人?
  • 韩非子是法家的大师。以法术为核心,总结了商鞅的智慧,如谨慎、申不害等,补充和完善了法家思想。然而,他被他的同学李斯伤...

  • 为什么秦始皇要多次巡逻?他的目的是什么?
  • 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短短11年,秦始皇就曾五次出游。有人说秦始皇如此频繁的巡逻完全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