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吴三桂的叛乱占据了南方 为什么最后失败了?

“兵者,国家大事,死地,生存之道,不可忽视。”

一场战争的胜负不在于人数。以少胜多的战例比比皆是,比如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用孙子的话说,“一说,二天,三地,四将,五法。”五个因素相互作用,瞬息万变,随时可以影响战局。

[img]624181[/img]

吴三桂与清军的军事斗争一般经历了三个阶段:

从1673年11月到1675年底,吴三桂出于战略进攻,清军战略收缩;

第二阶段,从1676年到1677年底,双方进入战略相持,展开拔河战,清军开始在陕西、甘肃、江西等部分地区转向战略反击;

第三阶段,从1678年到1681年底,吴三桂节节败退,直至被清军彻底消灭。整个战争过程显示了它的内在规律。

[img]624182[/img]

在第一阶段,当吴军进入松滋时,他向北看,可以迅速穿越河流。此时,清军尚未集结,江北一直紧张不安。如果你穿越河流,你将在军事上采取主动,扩大政治影响力,动员清廷的汉官参与,清廷必然会退到黄河北岸。

令人惊讶的是,吴军驻扎在松滋已经三个多月了,没有北进的迹象,连士兵都很困惑。

留在云南的吴三桂心腹刘玄初赶紧写信,催促吴三桂北进。但吴三桂却无动于衷,止步不前,犯下战略错误。吴三桂的失误给了清军回旋的余地,也导致了他最后的失败。

[img]624183[/img]

吴三桂

表面上看,吴三桂的势力很强,但他毕竟是以云贵为基础的,后劲不足。此外,来自世界各地的响应者都在为自己而战,无法形成统一指挥的军事力量。

朝廷在第一阶段的失败并没有伤害到根本原因。清军占据正统地位,可以政治动员,军事征兵,领土和人口广泛,在人力和财政资源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显然,吴三桂的优势在于速战速决,适合乘胜进兵。借助各地反清的有利形势,他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直攻清廷。朝廷可以调用全国资源,不怕持久战。如果拖延,对吴三桂非常不利。情况很好。他为什么不想北上?

吴三桂

吴三桂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也有自己的观点,“想出万全,拒绝放弃云南和贵州的基础”。他努力经营云贵几十年,把它当作基础。北上意味着放弃基础,开辟另一个世界。如果你感到沮丧,你将进退两难。如果你在长江以南驻扎,你仍然可以划船为国家。

这种策略,虽然安全,但很难赢。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一旦军事进攻停止,就会陷入被动。吴三桂的军事保守主义大大降低了他的军事士气。

@ 吴三桂还担心儿子吴应熊,想把儿子作为交换条件。清廷放了吴应熊,他就不过河了。他认为康熙会在强大的军事压力下让步,并与他“讨论”。结果,康熙用行动回答说:他砍掉了平西王的头衔,杀死了吴应熊的父子,并与他彻底分手。

吴应熊

当吴三桂“不作为”时,康熙迅速行动,发布诏书,向世界揭露吴三桂的“罪行”,使其在合法性上站不住脚;然后迅速派遣将军,对三藩分而治之,招募王辅臣,瓦解吴三桂的翅膀。战场形势迅速向有利于清军和吴军的方向发展。

形势不好的时候,吴三桂在政略上又犯了一个错误,他居然在衡州称帝。这一举动违背了“反清复明”的旗帜,使更多的中间力量倒向了朝廷。

吴三桂

与其说吴三桂输给了朝廷,不如说他输给了“天道”和个人犹豫。战斗机转瞬即逝。对于后劲不足的吴三桂来说,错过第一阶段充满活力的机会基本上意味着失败。


吴三桂的叛乱占据了南方 为什么最后失败了?吴三桂的叛乱占据了南方 为什么最后失败了?

,,,,,

  • 清慈禧太后守寡数十年 为什么会有无数的绯闻?
  • 慈禧太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她的评价褒贬不一。在学术界,大多数人都同情慈禧太后;在互联网上,大多数人都批评慈禧...

  • 史书上的纪晓岚:身材魁梧粗壮 每天吃肉数十斤
  •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纪晓岚既是一位文人,当然是一副文弱书生的形象,其实不然,记载中的纪氏却是一个身材魁伟的粗壮汉子。...

  • 出身卑微却是康熙最爱的人,其子被雍正虐杀
  • 飞上枝头 魏琳琅在历史上有一个真正的原型。那个人是康熙皇帝的好妃子。历史上的好妃子出生在辛人库。这种身份的人只能在宫里...

  • 顺治皇帝出家了 即使出家,顺治也会是花和尚吗?
  • 在《鹿鼎记》中,金庸说顺治皇帝出家了,康熙皇帝还派韦小宝去伺候。 那么顺治有出家吗? 当然,他没有出家门。 然而,关于他...

  • 揭秘:为什么明朝将军吴三桂愿意做【三姓家奴】?
  • 《三国演义》中,张飞骂吕布是三姓家奴,说他本姓吕,找个干老子叫丁建阳,后来投靠董卓。又杀了丁建阳。张飞骂吕布时,吕布...

  • 荒唐的天王:洪秀全临死前的话让人哭笑不得
  • 1862年,曾国权率领10多万湘军精锐围困天平天国都城天京。经过激烈的战斗,到1863年底,湘军几乎突破了天京外的所有战略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