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成祖朱迪(1360年5月2日至1424年8月12日),明朝成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故后人称之为永乐皇帝。朱元璋死后,建文帝朱允文即位后采取了削藩政策,不仅监视朱棣,还想调走他的军队。朱棣发动靖难之战,起兵攻打建文帝。建文四年(1402年)取得胜利,燕王朱迪造反成功,从而在南京称帝,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值得注意的是,朱棣造反成功后,他的儿子朱高煦也蠢蠢欲动。特别是在他错过了王子宝座后,朱高旭对明朝皇帝的觊觎从未停止过一天。宣德元年(1426年),明宣宗继位,朱高旭起兵造反。所以,问题来了,朱棣死后,他的儿子向他学习造反,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img]622275[/img]
一
@ 根据《明史》、《明通鉴》等史料记载,朱高旭(xù)(1380-1426年)明成祖朱棣次子,明仁宗朱高炽与母弟、徐皇后同生。在靖难之战中,朱棣多次濒临危难,在朱高旭的力战下转败为胜,所以他觉得自己很像自己。换句话说,在靖难之战中,即朱棣之能造反成功,朱高旭立下了赫赫战功。相应地,朱高旭的兄弟朱高炽身体不便,显然无法在战场上立功。在此基础上,朱高旭不仅不相信自己的兄弟,尤其是朱高炽成为王子后,这种不满与日俱增。而且,朱高旭也比唐太宗李世民好。唐初,李世民也立下了赫赫战功,但一开始并没有被立为王子。@ 与李世民相比,他暗示了自己的叛逆意图。
[img]622276[/img]
二
永乐十四年(1416年)十月,明成祖朱棣在发现朱高旭的不臣之心后,准备把他当成普通人。然而,王子朱高炽念及兄弟之情,却为意图不轨的朱高旭求情,促使他不被废为普通人。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在北伐回军途中病逝,王子朱高炽继位为明仁宗。朱棣死后,朱高旭对叛逆的担忧逐渐消除。毕竟,面对皇帝朱棣,他上马打天下,下马安天下,朱高旭一旦叛逆,就没有赢的可能。然而,朱棣死后,即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后,朱高旭自然无所畏惧。但在朱高旭准备造反的过程中,洪熙元年(1425年),明仁宗病逝,即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不到两年就去世了。
[img]622277[/img]
三
在此背景下,朱瞻基王子从南京奔赴北京,这无疑是朱高旭半途而废王子朱瞻基的天赐良机。根据《明史》、据《明通鉴》等史料记载,朱高旭计划半路设伏,拦截朱瞻基。然而,王子朱瞻基已经为叔叔做好了准备,朱高旭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次暗杀也没有成功。公元1425年,朱瞻基王子正式登基,成为明宣宗和明朝第五位皇帝。值得注意的是,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后,选择了扮猪吃老虎的策略,即对朱高煦的各种要求,基本上都是有所回应。而这无疑让朱高旭对侄子形成了误判,这也为他随后的败亡奠定了基础。
[img]622278[/img]
四
@ 宣德元年(1426年)8月,朱高旭正式效仿父亲朱棣,选择起兵造反。更有意思的是,朱棣在靖难之战中,正式击败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成为皇位。@ 对朱高煦而言,自然也形成了一种路径依赖,也就是说,希望能像朱棣一样成功造反。但朱高旭显然高估了自己的实力,更低估了自己的明宣宗朱瞻基。明宣宗朱瞻基对朱高旭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朱高旭起兵后,明宣宗朱瞻基亲自率领大军征服前者,结果朱高旭几乎没有抵抗就选择投降。造反失败后,朱高旭先是被废为普通人,囚禁在西安门口,然后与诸子相继被杀。总的来说,作为明成祖朱棣的次子,朱高旭本可以安全地成为藩王。结果,他太贪婪,无法正确认识自己,落下了全门抄斩的结局。你觉得这个怎么样?
如果朱棣的儿子像父亲一样叛逆,他会怎么样? 他最终会成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