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关羽水淹七军只有三万人。 为什么曹操会因此而心疼?

公元219年,守卫荆州的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樊城魏军守将曹仁迅速向曹操求助。曹操派了于禁和庞德两位将领带领七支人前来增援。曹仁让他们在樊城北平地上屯兵,与城中相呼应,使关羽无法攻城。当关羽与于禁、曹仁相持不下时,樊城地区下了一场大雨。汉水猛涨,关羽乘势放水,于禁军营扎在平地上,四面八方大水冲来,全部淹没了七军军营。

在此基础上,关羽淹没了七军,俘获了于禁、庞德等人,震惊了中国,迎来了人生的巅峰。众所周知,禁令带领七军支援樊城的曹仁。那么,问题来了。关羽淹没了七军。这个“七军”有多少人?在我看来,这绝对是曹操心疼的人数。

[img]622504[/img]

@ 有人认为,在于禁率领的七军中,一军1万人,于禁率领7万大军。在我看来,我显然不同意这一观点。襄樊战役期间,关羽一方只有3万左右的兵力。如果于禁真的领导了7万人,他根本不必互相对抗。如果他直接战斗,即使他不能抓住关羽,他至少可以配合曹仁击退关羽,也就是说,不会有洪水淹没七军。

@ 七军是七万人的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公元219年左右,曹操南北作战,兵力非常紧张。比如张辽等人守卫的合肥,只有几千人。如果兵力真的足够,他们可以领导7万军队,曹仁守卫的樊城一开始不会只有几千人。在我看来,我更同意另一种观点,那就是禁止领导的七军大约有3万人。

据《说文解字·卷十四·车部·军》记载:“圆也。四千人为军。”

按照这种说法,由于禁率领的七军每军约4000人,共2.8万人。而且,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官至左将军,也有假战斧的权力。基于此,于禁手下还有一两千人的直属部队。@ 总的来说,于禁应该有三万人左右的七军。也就是说,关羽淹没了七军,使曹操失去了三万兵马。

巧合的是,根据《华阳国志·卷六·刘先主志》记载:魏王遣左将军在禁督七军三万人救范。也就是说,在其他史料中,也给出了3万人的说法。@ 作者自然同意这一观点,在于禁七军被俘后,曹魏损失惨重,这也是关羽震惊中国的重要原因。但也有人认为,只有3万人马,为什么能让曹操心疼呢?

[img]622505[/img]

在这方面,这显然受到了《三国演义》的影响。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一些著名的战役往往有数十万人,甚至双方派出了数百万军队。例如,在夷陵战争中,《三国演义》说刘备领导了75万军队。然而,在《三国志》等官方历史中,刘备实际上只派出了5万兵马,整个蜀汉只派出了10万兵力。同理,就曹魏而言,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只有两三万兵马,以此对抗袁绍的10万大军。

基于此,由于禁率领的七军,即3万人,足以伤害曹操的活力。如果没有后来的吕蒙白衣渡江,曹操真的应该认真考虑迁都,以避免关羽的边缘。此外,关羽的整个军队也显著增加,这也是曹操非常害怕的地方。

[img]622506[/img]

@ 水淹七军后,曹操不仅派将军徐晃迎击关羽增援曹仁,还亲自带领军队做后援,甚至派张辽等将军支援东吴。对东吴来说,张辽等人去支持樊城,这意味着他们在江淮地区的防御压力明显减轻,这也是他们能够腾出手来解决关羽的一个重要原因。换句话说,曹操动员合肥张辽向孙权示意,如果你全力攻击关羽,我不会从合肥攻击你。

此外,关羽淹没了七军,打破了荆州的平衡,促使曹操和孙权从对抗转变为联盟。所以曹操继续拖关羽,孙权派吕蒙偷袭荆州。就关羽而言,双拳难敌四手。因此,在两大势力的包夹下,关羽最终败北。关羽被杀后,蜀汉完全失去了荆州。至于被关羽俘虏的于禁,他搬到了东吴,被东吴送回了曹魏。当然,损失七军、归降关羽等行为,于禁被魏文帝曹丕羞辱,最终羞辱死亡。


关羽水淹七军只有三万人。 为什么曹操会因此而心疼?关羽水淹七军只有三万人。 为什么曹操会因此而心疼?

,,,,,

  • 秦朗作为曹操的继子,曾经破坏了鲜卑十万的铁骑权
  • 在《三国演义》第102回中,出现了一个名叫秦朗的人物。在小说中,他称这个人为魏国的前将军,并带领军队与司马懿一起与诸葛亮...

  • 解密:为什么三国著名谋士徐舒进曹营一言不发?
  •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 英雄招聘人才,志士选择明主,这有点像现在一些单位的双向选择。 好处是打破铁饭碗,有前途。显然,徐...

  • 蜀汉能臣廖立:因批评刘备的战略决策而被免职
  • 蜀国官员批评关羽免职 读过“三国”的人都知道蜀国有廖化,所谓“蜀国没有将军,廖化是先锋”。事实上,蜀国还有一个姓廖...

  • 蒋琬简介 蜀汉治理政治事务的最高负责人蒋琏生平
  • 蒋琬(?—246年),汉族,零陵湘乡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当刘备第一次进入蜀国时,他被任命为广都长。后来,不理政事激怒...

  • 三国唯一的战神父子:孙坚和孙策驰骋江东
  • 乱世三国时期,英勇的战神很多,但战神有多短命,吕布死了。关羽、张飞等人虽然有后代,但后代与前辈的武力值相比打折太多,...

  • 揭秘:曹操为什么不选曹植作为魏国的继承人?
  • 曹操下密令询问一些重臣的意见,以便册立太子。崔燕于是公开回答:“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