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是春秋战国战争史上的重要事件,是改变古代战争的节点之一,尤其是春秋战国战争。
春秋战国早期战争有一些特点:一是在战争前找到合适的理由,没有合适的理由,不能战斗。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打“义战”;第二,打仗需要找专门的战场,不能随便打。一般来说,这样的战场是两国交界处的开阔地带;第三,战争主要由贵族子女参与,普通平民和奴隶甚至没有战争资格;第四,战争以阵列的形式进行,兵种主要是车战和步射。
(春秋义战,图片来自影视)
这种战争形式与当时周礼的各种约束密切相关。但后来,当诸侯们破坏周礼,寻求霸权,甚至扩大领土,甚至统一全国时,这场战争根本不适合新形势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有两个重要的战争节点。
首先,礼仪战争已经成为一场战争。此时,战争不需要找到理由,不需要打开一个新的战场,不需要遵循既定的常规。战争的目的是互相消灭,以获胜为目的。这是一系列的进步过程。从长勺战争,到城浦战争,到桂陵战争等。
战争中战略的使用改变了战争的方式和目的。然而,战略毕竟是一种聪明的方式,属于战争中的“软实力”,而不是战争中的“硬实力”。要提高战争的“硬实力”,最重要的是改变武器和军队。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出现了。
(胡服骑射,图片来自网络)
胡服骑射是赵武灵王最适合新战争形式的方式。
胡服的装备更方便,消除了战争中的繁文缛节,使战争更倾向于战争,更具核心意义。
骑射有三个特点:
首先,它更灵活,适合所有的战场。车战必须选择战场,必须在开放和平坦的地区,必须安排阵列。骑自行车射击根本不需要这些,你可以在任何地方玩,非常灵活。
第二,速度更快。一匹战马肯定跑得比两匹战马快。两匹战争需要一个协调的过程,两匹马的跑步能力要一致,对驾驶者的要求也很高。但是一匹马可以快也可以慢,可以自由收放。
第三,骑射比步射更宽。骑手在马上,位置更高,视野更宽,打击面明显更强。
事实上,这种兵种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为什么赵武灵王直到战国中晚期才全面实施呢?
[img]622732[/img]
(赵武灵王,图片来自网络)
事实很简单。除了这种武器对骑兵能力的更高要求外,最重要的是人们在文化上无法接受。中原人一直认为自己是上邦大国,对自己的文化非常有信心。日常礼仪非常特殊,更不用说穿奇装异服了,这是每个人都无法接受的。
赵武灵王的成功不仅得到了大臣肥义和叔叔公子成的支持,还得到了赵武灵王的坚韧和大胆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赵国本身就生活在边缘地区,与中原有一定的距离。国内居民,胡汉混杂,甚至长期乱穿衣服。他们在中原受到的限制较少,显然更容易推广。
正是赵国有这样的地理优势,胡服骑射也得到了推广,因此,赵国才一跃成为战国中晚期的强国之一。
(参考资料:战国策)
胡服骑射对赵国有什么影响? 赵成为战国中晚期的强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