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灭亡代表了封建皇帝制度的结束,社会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清初,有一件事让汉族自己的传统衣服断了,那就是剃光头,很多人死了,但更多的人必须这样做才能生存。当清朝结束统治,进入一个新时代时,要求剪掉所有的辫子,但为什么现在还有很多人不愿意呢?
[img]621397[/img]
我们对清朝的印象一般是“大辫子”,这是在顺治2年6月,清军占领南京,为了显示满族统一世界,多尔根希望所有清朝人都能用满族习俗生活,所以,他以皇帝的名义发出了强烈的圣旨,“自今天宣布以来,首都内外限制十天,直隶省,从部文到日,也限制十天,刮胡子。遵守者,为中国人民;犹豫者,同逆命之寇,必定重罪。”
从以上段落可以看出,多尔根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让人剃头。然而,古人认为“身体和皮肤,父母,不敢伤害,孝顺的开始”,因此,在他们看来,头发不能随意剪,多尔根的法令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甚至发生了“江阴81天”、“扬州十日”等事件。然而,为了生存,大多数人仍然这样做,并绑上大辫子。
有趣的是,辛亥革命后,清朝已经灭亡,但当时中华民国大总统孙中山发布“编辫令”时,也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对此,有这样的记载:“上海光复已经两个多月了,辫子还没有清理干净,各行各业的同胞还是犹豫不决,犹豫不决剪刀,充满了贼的丑俗和犹豫,损害了民国的威望。”
(“编辫令”内容如下:“满俘窃国,易五冠衣,强行编发,遵循腥味的习俗。......今年的清廷已经覆盖,民国成功。所有我的同胞都应该清理旧污染,成为新国家的人。.....所有没有编辫子的人都会在命令到达之日限制20天,所有这些都会被切断。不尊重的人将被视为违法理论。”)
[img]621398[/img]
为了促进人们剪辫子,中华民国政府甚至为剪辫子的人提供免费食物,但一些剪辫子的人在吃饭时哭泣,并在离开时收集和带回他们的辫子,这样他们的亲戚就可以把它放在葬礼上。所以问题是,为什么人们不想剪辫子呢?
事实上,这也很容易理解,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和当时的剃须是一样的。当时,人们认为父母剪头发是对父母不孝的。与此同时,辫子剪完后,自己的头发比以前少得可怜,自然是对比鲜明。第二个原因是,经过200多年的发展,辫子已经成为人们眼中根深蒂固的认知。有一天,当有人突然让他们剪头发时,他们自然无法接受。
清朝灭亡后的新时代要求剪辫子 为什么许多人不愿意剪掉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