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620144[/img]
春秋时期,晋国是一个超级强国,也是一个特殊的诸侯国,权力掌握在卿家手中,
君主基本上只是装饰。战国初期,晋国实权掌握在智、赵、魏、韩四卿手中,其中智氏实力最强。公元前453年,赵与魏、韩联手,干翻智氏,杀死智瑶,瓜分其地盘,正式拉开“三家分晋”序幕。此时的赵、韩、魏三家,名义上还是清家,其实已经是三个互不归属的政权了。至于晋国的公室政府,其实是名存实亡,晋国君主完全成了三卿控制下的傀儡。
三家分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始于晋文公的三军六卿制,六卿长世执掌晋国国政,久而久之晋国公室就被六卿架空了。公元前633年,晋文公成立三军,每军设将,佐各一名,依次为中军将、中军佐、上军佐、上军佐、下军佐、下军佐,其中军将为正卿,执政晋国,六卿出将入相,掌管晋国军政大事,是中国最早的内阁制度。晋六卿采用世袭制,主要由狐氏、先氏、英氏、胥氏、栾氏、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等11个世族控制
。
[img]620145[/img]
韩氏、赵氏、魏氏三族在长期的倾轧中胜出,最终瓜分了晋国的全部领土。晋平公八年(前550年),栾氏之乱,栾氏灭族,此时仅有韩氏、赵氏、魏氏、智氏、范氏、中行氏六家。晋定公19年(前493年),范氏和中行氏在铁战中被摧毁;晋出公22年(前453年),赵、韩、魏联手消灭执政智氏,最终实现三家分晋奠定基础。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赐赵、韩、魏为诸侯,三族正式立国。
晋烈公十三年(前403年)时,周威烈王册封晋三卿为韩国、赵国、魏国。此后,晋国国君已经衰落到连弱小的周王室都能欺负的地步。随着韩魏赵的建国,他们和晋国的地位已经一样了,晋国国君不得不依附于他们。晋国最后一位国君晋静公两年(前349年)时,晋国最后一块土地也被韩魏赵瓜分。晋静公在流亡途中被韩国国君杀害,晋国正式灭亡。
晋国三家分晋后的国君怎么样? 他是什么样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