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黄权两次投降三易其主?

在蜀汉众多文臣武将中,黄权恪守臣道,信任刘备和诸葛亮,战略眼光深远,是文武双全的人才。

不幸的是,时代迫使他投降曹魏,否则留在蜀汉一定比李燕更适合当顾命大臣,与诸葛亮搭配效果会更好。

一、出仕刘璋,全心全意。

黄权字公平,东汉益州巴西阆中人,少为县官,后为刘章召开主簿。当张松向刘章建议,刘备可以与张鲁抗争时,黄权是第一个反对的,认为刘备的到来会危及刘章的地位。

[img]618896[/img]

刘章不听,把黄权调到广汉县长那里。后来,刘备为了夺取益州,与刘章发生了一场战争。在此期间,刘备招募了益州的所有县,大多数县都在看风。只有黄权关闭城市,拒绝投降。直到刘章投降,黄权才开始投降。

二、再仕刘备,切中时弊

当曹操攻打张璐时,黄权是第一个注意到汉中战略价值的人。他建议刘备必须占领它,以确保益州的安全。如果失去汉中益州,它将处于危险之中。事实上,出于黄权的战略,刘备在汉中的战争是法律规则的策划者。

刘备夺得汉中后,晋封汉中王,任命黄权为治中王。夷陵战前,黄权也反对刘备的亲征。他认为孙吴擅长水战。顺流而战很难进退。最好派他当先锋,先窥探吴军的虚实。刘备坐在后面更安全。刘备也不听黄权的建议,坚持亲征。然而,刘备仍然把黄权放在监视魏国的重要位置。可以看出,黄权的军事能力毋庸置疑。

[img]618897[/img]

后来夷陵大败,孙吴切断了黄权回蜀汉的道路。在进退失据下,黄权不得不北投曹魏。黄权向曹魏投降的消息传回蜀汉,大臣们认为他们应该治理黄权罪。刘备只是淡淡地说:

从此,黄权一家一如既往。

三、三易其主,气节不变

黄权降魏后,曹丕也非常欣赏黄权,非常重视他。曹丕曾开玩笑说,你向我投降是为了向陈平和韩信学习吗?黄权回答说:我曾经遇到过刘备。我绝对不能向苏州投降。我不能回到蜀汉,所以我来向魏国投降。我是一个失败的将军。幸运的是,我没有死。我怎么敢把古人贴在脸上?

后来有传言说黄权的妻子已经被刘备伤害了。据《汉魏春秋》记载,曹丕下令黄权丧葬。然而,黄权和曹丕努力与刘备和诸葛亮保持诚意。他知道他们,他们也知道他。刘备绝对不可能杀了他的妻子。后来证明这只是谣言。

[img]618898[/img]

魏时期,黄权是一名骑马将军,待遇相当于三个部门。他的个性也受到了尊敬。司马懿曾经问黄权,蜀汉有多少像你这样的人?黄权笑着回答说,我没想到像我这样的人会被你看到。司马懿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说:黄权是一个快乐的人。他很高兴和他说话。他经常欣赏你,不失尊重。

刘备没有追究黄权投降罪。黄权的家人在蜀汉仍然发展得很好。黄权的儿子黄崇似乎继承了他的军事才能,并在蜀汉担任尚书郎。他曾建议诸葛瞻照西山和涪城。不幸的是,诸葛瞻未能采纳它。他犹豫了一下,错过了机会。相反,他被邓艾抄袭,导致进退失据。他们一起战死棉竹。从黄权的一生来看,虽然他三易其主,但他进退有义,事君得礼,从不贬低老主,抬高新主。就连曹丕和司马懿也欣赏他的正直。在刘璋、刘备的手下,他都尽了最大的努力去策划,所有的建议都切中时弊。

可惜黄权被形势逼投降曹魏。否则,凭借他的才华和诸葛亮的友谊,他一定能给诸葛亮更多的帮助,分担他的压力。也许诸葛亮这么早就不会死在五丈原了。蜀汉的未来真的很难说。


为什么黄权两次投降三易其主?为什么黄权两次投降三易其主?

,,,,,,

  • 秦朗作为曹操的继子,曾经破坏了鲜卑十万的铁骑权
  • 在《三国演义》第102回中,出现了一个名叫秦朗的人物。在小说中,他称这个人为魏国的前将军,并带领军队与司马懿一起与诸葛亮...

  • 解密:为什么三国著名谋士徐舒进曹营一言不发?
  •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 英雄招聘人才,志士选择明主,这有点像现在一些单位的双向选择。 好处是打破铁饭碗,有前途。显然,徐...

  • 蒋琬简介 蜀汉治理政治事务的最高负责人蒋琏生平
  • 蒋琬(?—246年),汉族,零陵湘乡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当刘备第一次进入蜀国时,他被任命为广都长。后来,不理政事激怒...

  • 三国唯一的战神父子:孙坚和孙策驰骋江东
  • 乱世三国时期,英勇的战神很多,但战神有多短命,吕布死了。关羽、张飞等人虽然有后代,但后代与前辈的武力值相比打折太多,...

  • 凌统简介 三国时期,东吴顶梁柱偏将军凌统生活
  • 凌统(189-237,一说217),吴郡余杭(今浙江余杭)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凌操之子,名气少,为人有国士之风,在多次战役中表...

  • 揭秘:曹操为什么不选曹植作为魏国的继承人?
  • 曹操下密令询问一些重臣的意见,以便册立太子。崔燕于是公开回答:“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