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李绅的故事吗?接下来给大家讲解一下。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都辛苦。
[img]617153[/img]
幼儿园的孩子们会背诵一首《同情农民》,作者是唐朝的李先生。我记得当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只是让我们背诵这首著名的古诗,但没有把作者介绍给我们。
李先生六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了,年轻的李先生一直跟着他的母亲。他的母亲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女人。在母亲的影响下,李先生不仅了解了很多知识,而且也了解了母亲的辛勤工作。李先生年轻时开始四处游荡。他目睹了农民努力工作的困难,但最终他无法维持食物和衣服。经过这些经历,李先生写了两首经典诗《同情农民》。
《悯农》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民还饿死。
《悯农》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道盘中餐,
所有的粒子都很辛苦。
虽然年轻人李先生的生活相对贫穷,但他也非常关注人民的痛苦。但在他进入高中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金钱和权力似乎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自古以来,这似乎是一条永恒的规律。李先生将这一定律诠释得淋漓尽致。
[img]617154[/img]
事业的顺利,早已让李先生忘记了对人民的同情,取而代之的是他为了取悦领导,对人民的滥用,吓坏了当地人民一夜之间逃离城市;他还在家里养了一群私人妓女;李先生特别喜欢吃鸡舌头,他的饭会杀死300多只鸡,这种浪费真的令人震惊。
但人们在做,上帝在看,他的邪恶是多端的,总有一天会得到报应。即使李先生死了,他仍然受到“削减所有官职,后代不得当官”的惩罚。
现在听了《同情农民》这首诗,想想作者李先生的变化,有多讽刺。李先生的故事告诉人们,无论何时何地,请不要忘记初衷,只要初衷保持不变,世界就是美丽的。
写[粒粒都辛苦]的李绅后来变成了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