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了解秦朝的法律,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扫清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今年39岁时,他成功地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明代思想家李志称为“永恒的皇帝”。
在始皇帝的统治下,有废分封、立县;有车同轨,书同文,统一衡量;有北抗匈奴,南征百越,修长城;但也有烧书坑儒、求长生、被后人广泛诟病的严厉政治,“以暴虐为天下始”...
现实的秦朝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借助睡虎地秦墓出土的法律文件,让我们仔细看看。
[img]617169[/img]
怀疑大泽乡起义
《史记·陈涉世家》描述了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二世元年7月,发鹿左适守渔阳,900人屯大泽乡。陈胜和吴光都是村长。会下大雨,道不通,度过失期。失期,法律被切断。陈胜和吴光谋说:“今死也死,举大计也死。等死了,死国可以吗?”
由于大雨,人们无法如期到达渔阳守边,依法被斩首。既然他们去不去,他们就死了,所以他们揭竿而起。这一事件也成为“暴秦”虐民的证据。
[img]617170[/img]
后来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在《秦律十八种兵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段话:“御中发征,缺佛行,二甲。失期三天到五天,六天到旬,一盾;过旬,一甲。而且,他得到了(也),他的造诣。水雨,除兴。“这意味着,如果你在被征收和服役时迟到,你将根据情况受到严厉的谴责,或者你将被处罚等同于盾牌盔甲价格的钱。如果下大雨,官员们将免除服役。所以看起来陈胜、吴广等人并非绝望,而是故意反对吧?
[img]617171[/img]
秦陵陪葬坑出土石甲
在讨论这一争议时,我们应该弄清楚,陈和吴是否是兵役?在《汉书·食品志》中,董仲舒引用“秦用商鞅法,月为更卒,复为正一岁,驻军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指秦民每年必须服兵役一个月,称为更卒;此外,他们还必须服兵役两年,一年的军事训练和一年的驻军。可以看出,兵役和驻军是不同性质的服役。
从秦简中,我们知道,当一个男人的身高达到6英尺和6英寸时,他必须开始服役。有爵士乐的人可以在56岁时退休,无爵士乐的人可以在60岁时免除服役。秦朝建立后,统治者大兴土木工程,多年来一直在战斗。他们经常通过各种手段延长人们的服役时间,对劳动人民的破坏远远超出了制度规定。从法律规定来看,合理的兵役让人“生男慎不举,生女哺用脯”。在长城下,尸体支撑着”,更不用说已经严格的驻军了,确实有官逼民反的因素。
[img]617172[/img]
秦长城遗址
二、轻罪重罚事细无细节。
《商君书·金令》中有这样一段话:“行罚,重其轻,轻其重。轻的不来,重的不来。这叫刑去刑,刑去事成;罪重刑轻,刑至事生。这叫刑,国必削。”大概就是要用重刑来惩罚轻罪。如果人们发现自己犯了一些小错误,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自然,他们害怕犯大罪。
秦律中明显体现了商鞅“以刑去刑”的法律思想,因此在秦律中 在法律回答中,我们可以找到很多例子。例如:
“或者偷桑叶,赃不盈一笔钱,为什么?”(一旦被发现偷别人的桑叶,即使量不到一笔钱,也会受到30天的兵役处罚);
甲谋派出了乙盗。有一天,乙被偷了。在他到达之前,他得到了所有的赎回(主谋让乙被偷了。只要乙去了,即使还没到,一旦被抓,如果拿不出赎金,两个人都会被罚刺。)不知道刺什么?犯罪未遂?...
[img]617173[/img]
而且秦律事无细,有时候让人哭笑不得,比如:
“..它用牛田,牛减洁,鞭打主人寸十”(每年4月、7月、10月都要检查耕牛进行评估。如果使用牛耕田,牛的腰围会变小,每减一寸,鞭打管事十次);
牛大母十,其六无子,钱吝啬夫,佐各一盾。(如果十头母牛中有六头没有小牛,负责人将受到惩罚)
先进的刑侦规范
睡虎地秦简的《封诊式》一文全是秦律的刑侦规范,如调查、勘查、审讯、查封等,堪称秦朝的《刑侦操作指南》。
一开始,我提出“监狱可以从书本上开始,而不是掠夺人类的感情,掠夺,恐惧是失败的”(最好根据供词审理案件,如果折磨不好,如果恐吓囚犯承认失败)。我不得不说,2000多年前有这样的审判概念是非常罕见的。
[img]617174[/img]
@ 刑侦人员在侦破案件的过程中,对现场的记录已经看到了法医的雏形:“男子死了,某室南首,正偃。左角刃所,背两所,都是纵头背,各四寸,相,各一寸,都是中斧,脑角血出,被污头背到地。“翻译是:男人的尸体发现在南方,抬起死亡,头左前额有刀伤,背部有刀伤,垂直,长四英寸,互相污渍,宽一英寸,伤口在中间,像斧头的痕迹,大脑、前额和眼眶出血,污染头部、背部和地面。
这种细致科学的记录也证实了为什么最早的法医作品(宋慈的《洗冤集录》)诞生于中国。
[img]617175[/img]
秦国列出了许多法律规定。我相信你会发现,与现代法律法规相比,秦律绝对不落后。它有许多与今天没有区别的法律法规,在生活和道德方面都有相对完善的相关规定。这种过于详细和严格的法律创造了一种“有序”的氛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起到了很好的稳定社会的作用。然而,实践层面的脱节和法律法规的复杂性最终严重打击了民生。盲目妖魔化秦律是没有意义的,其深刻的历史意义和对后人的影响需要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秦朝的法律是什么? 关于残酷的谣言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