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一些皇帝在临终前留下遗嘱,对未来做出了估计和安排,但几年或几十年都是有效的。例如,中国皇帝刘恒也是刘邦对总理候选人的安排,刘备对就业的建议。
[img]615463[/img]
汉文帝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他不小心坐在龙椅上,在位23年,创造了“文景之治”。公元157年,汉文帝在未央宫去世,享年46岁。之后,王子刘启就位,是汉景帝。汉文帝临死前,对儿子不放心,警告说:一旦国家发生急变,周亚夫才是真正能带兵的人。
。
[img]615464[/img]
为什么汉文帝对儿子刘启不放心?原来刘启和赵错相处得很好。然而,赵错是一个激进的学校,多次建议削减诸侯。不可否认,赵错的想法是完全正确的。汉文帝本人也有这个想法。关键取决于如何操作它。当时,诸侯王的力量非常强大,并不比中央朝廷弱。如果操作不当,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世界混乱。
[img]615465[/img]
正如汉文帝所料,刘启继位后,赵错先被提升为内史,然后升为御史医生,位列三公。公元前154年,即位仅三年的汉景帝采用了赵错的《削藩策》,以各种理由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当然,诸侯们不会束手就擒,所以他们以“清君侧”的名义出兵反叛,这就是历史上的“七国之乱”。
[img]615466[/img]
七个诸侯国聚集了30多万人,与匈奴、东越、闽越勾结。有一段时间,朝廷不断破坏士兵和将军。刘启没想到会有如此严重的后果。他不知所措,惊慌失措。他甚至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杀死了赵错。他希望七国能退出军队。骑虎难下的七国自然不想退出军队。在关键时刻,刘启想起了父亲临死前的建议,于是任命周亚夫为太尉,指挥了大汉的所有军队。
[img]615467[/img]
仅仅三个月,周亚夫就平息了七国之乱。要知道,汉朝七国之乱和晋朝八王之乱、和唐朝的“安史之乱”一样,都是全国性的战争,如果处理不当,汉朝就会被摧毁,晋朝和唐朝就是一个例子。
参考文献:《史记》
为什么汉文帝对儿子不放心? 看看临死前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