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秦始皇的名字,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在称谓上,古今名称复杂,历代国家名称多变。然而,最近的两个国家名称,即1912年的中华民国和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都以“中华”为特殊名称。为什么选择“中国”作为特殊名称?“中国”这个词背后有多深?
[img]610615[/img]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的皇帝,也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也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贡献,如县制、长城建设等,“中国”一词的诞生也与秦始皇有关。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他想给自己统一的国家取个好名字,于是选择了“中国”。
中国的“中国”来自“中国”,主要是一个地理概念,中国的“中国”来自“中国”,主要是一个文化概念。“中国”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地理和文化概念。
[img]610616[/img]
当然,中国名称通过后,演讲者的出发点不同,地域范围也不同,一般指全国或内地,有时特别指中原。
《晋书·刘乔传》载刘弘上表晋惠帝云:今边境没有储蓄,中国有织轴之困。”中国指的是边境,中国指的是大陆。
唐韩诗《登南神光寺塔院》:“中华地尽城边,外云从岛上来”,中华已与外国对用,中华指唐朝。
大清太后慈禧有句厚颜无耻的名言:“量中华物力,结国欢心”,中华指大清,国指资本帝国主义列强。
如果是分裂期,如果有一定的文化,即使不是中原地区或汉族建立的政权,也叫中国。
如《南史·顾欢传》:“佛不是东华之道,道不是西夷之法”。虽然改变中华为东华是因为它与西夷对称,但它仍然指中华全境,即汉朝的南朝和拓跋的北朝都必须被称为中华。
[img]610617[/img]
从“中华”到“中华民族”
据研究,梁启超是近代最早使用“中华民族”一词的人。
1902年,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大趋势》一文中首先解释了“中国”一词的内涵:“谁是站在五洲中最大的大陆,谁是大陆中最大的大国?我也是中国人。人口居世界三分之一,谁在乎?我也是中国人。4000多年的历史没有中断。谁在乎?我也是中国人。”
汉族和非汉族共同形成了中华民族。因此,“中华民族”的概念已成为高度凝聚中国各民族斗争力量的伟大概念,“中国”的名称已成为充分反映中国各民族精神文化的美丽名称。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取名 这个名字已经用了2000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