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了解巴蜀之地,
秦统一世界后,巴蜀被视为秦的粮仓。由于其优越的自然环境、肥沃的土地和远离战争的战争,它被称为天府之国。许多朝代在成功统治世界之前都获得了巴蜀之地。例如,三国时期的魏国、宋太祖赵匡胤、战国时期的秦国都有巴蜀之地,实现了全国统一。
[img]609303[/img]
然而,一些政权拥有巴蜀之地,未能实现统一世界的宏伟愿望。例如,为什么三国时期的刘备或明末的张献忠不能从巴蜀反击统一世界?
除了最基本的军事条件(武器装备、士兵数量、人才等。),其实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因素。
纵观巴蜀统一世界的政权,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首先,他们先拥有中原,然后拥有巴蜀,最终实现统一世界的计划。例如,战国时期的秦国并没有先拥有巴蜀,而是先占据了关中的地方作为基础。然后他占领了巴蜀。
[img]609304[/img]
事实上,秦国以后,南北经济形势不平衡。世界各地的诸侯都在“争夺中原”。中原战争多年。最后,大量北方人迁往南方。慢慢地,南方的经济有所改善。即使在东汉末年,南方的经济和人口也不如北方。为什么所有的诸侯都必须先获得中原?中原是一个政治中心,大多数人才聚集在那里。
历代都是如此。三国时期曹魏的最终胜利是曹魏人才众多,是政治中心。但仅仅拥有一个政治中心是不够的,需要经济支持。当时,北方的商业确实比巴蜀更发达。
但在战争时代,最重要的是农业的发展。人们以此为生。啊,能够统治世界的政权基本上首先得到中原政治资源的支持,然后得到巴蜀粮草供应,最终统治世界。刘邦也是如此。如果他不先控制关中,然后与巴蜀合作,就很难与项羽竞争。
[img]609305[/img]
张献忠和刘备占领了巴蜀,刘备的政权无法反击。最关键的原因是蜀汉人才枯萎,粮草问题。诸葛亮北伐时,蜀汉发生了一些变化。刘备入川攻打刘璋,战争持续了几年,对蜀地造成了相当大的破坏。后来刘备得到益州后,又和曹操在汉中相持了一年多,这期间所有的粮草都是从蜀中得来的。在汉中战役中,曹操被迫撤退,但撤退时,汉中的所有人都被带走了,留给刘备的是一座空城。
然后刘备又发动了夷陵之战,严重消耗了国力。诸葛亮北伐时,国内粮草压力很大。蜀汉灭亡时,益州总人口接近100万。但光是军队就有十几万。可以说七八个人需要养一个士兵,蜀汉已经不堪重负了。
[img]609306[/img]
张献忠占领了四川,最终没有反击。主要原因是没有人与他合作。当时,清军入关后,北方的李自成被淘汰,张献忠的农民军队不如受过专业训练的八旗军。只有当军事实力不如对方时,你才会输。刘备是政治资源,曹魏不如曹魏。
刘邦有一个统一世界的巴蜀之地 为什么刘备和张献忠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