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607607[/img]
战国时期是你们唱歌后我登场的时代,在战国初期,魏国一超独霸。随后,秦、齐、赵、楚都统治了一段时间,就连北方的燕国也出现了短暂的崛起期。只有位于中部地区的韩国一直是二流强国,影响力不大。有人认为战国七雄以外的宋国实力都在韩国之上。但事实并非如此。韩国可以支持这么长时间,但要保持大国的地位,它必须有自己的优势。那么,韩国有什么优势呢?
[img]607608[/img]
首先,韩国有大量的人口和耕地
韩国的地盘是集团的河南、山西等地,河南省的地质结构以平原为主。平原地区意味着耕地面积广阔,能够提供源源不断的粮草,这是韩国的一大优势。就耕地面积而言,韩国甚至超过了燕国和赵国。在中国古代社会,平原地区可以聚集大量人口,平原地区容易生活。七大强国中,韩国的疆域面积最小,但韩国人口众多,是燕国的两倍多。战国中期以后,在与秦国的战争中,韩国经常损失10多万军队,但总能恢复活力,这与韩国人口众多有关。根据计算,如果韩国采用秦国这样的征兵方式,可以组建60多万军队。战国时期,能达到这一水平的国家并不多,战国初期的魏国、战国中后期的秦国和赵国都能达到这一水平。
[img]607609[/img]
除人口和耕地外,韩国还具有军工生产业和巨大的铁矿资源等优势。战国时期,各国军队的武器主要是青铜器,直到战国后期才开始装备铁器。由于资源的限制,秦军装备了少量的铁器武器,直到秦王嬴政时期。韩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资源,这是各国眼中的一块肥肉。在秦国东出的过程中,首先要吞并韩国,看中韩国的铁矿石是很大的原因。
[img]607610[/img]
与二战前的捷克斯洛伐克类似,韩国的军工生产业非常发达。韩国军队的武器非常锋利,质量也非常好。有句话说“韩国900多里,甲几十万,世界上所有的强弓、弩和剑都来自韩国”。但韩国军队的战斗力并不好,制造武器也没有统一的标准。秦国征服韩国后,秦国军队利用韩国的军事生产力和铁矿石资源,加上秦国的武器生产标准和管理计划,更加强大。
[img]607611[/img]
二、韩国在四战之地,但四周都是强敌
韩国拥有上述优势,足以保证韩国在七大强国中名列前茅。但是韩国有很多问题,导致韩国无法进一步发展。@ 韩国是一个以平原为主的国家,既是韩国的优势,也是韩国的劣势。平原地区无险可守,韩国容易受到各方面的攻击。与韩国相比,秦国的优势太大了,只要坚持函谷关和武关,东方国家就无能为力。假如只是地理形势不好,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再加上四面都是强国,就很难说了。韩国西部是被称为虎狼之国的秦国,南部是一个巨大的楚国,甚至邻国魏国也曾经是不可战胜的。面对这些邻国,韩国无法得罪任何一个,这些强国逐渐挤压了韩国的生存空间。
[img]607612[/img]
韩国当然也有内部问题。韩国内部的贵族势力也非常严重,这些守旧势力拒绝改变,韩国一直处于守旧状态。为了自身国家的安全,韩国为了自身国家的安全,多次改变外交政策。韩国几乎投靠了战国时期所有的强国。这种灵活的外交策略可以保证韩国在火中取栗,但也建立了不信任感。在战国中后期,韩国反复投靠的外交方式逐渐失败。在这种情况下,韩国采取了东流灾难的新政策。面对秦国的反复进攻,韩国将部分地盘交给了赵国,从而引发了赵国与秦国的争夺战。著名的长平之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爆发的,赵国终于崩溃了。
[img]607613[/img]
三、出于自身的战略需要,秦国必须首先摧毁韩国
战国中后期,韩国遭受了秦国的一系列进攻,实力损失巨大。因此,秦王嬴政时期,秦国消灭韩国的过程并不复杂,也没有派遣任何将军。一个普通的将军直接用成千上万的军队消灭了韩国。秦国首先为了耕地、人口、武器和铁矿而消灭韩国,但并不完全是为了这些。秦国的地盘主要是甘肃、四川、陕西等地,秦国东出入中原地区,必须经过河南。韩国控制着河南大部分地区,正好堵在秦国东出的必经之路上。因此,秦国为了自身的战略发展,也必须首先吞并韩国。随着韩国的灭亡,三晋同盟土崩瓦解,赵魏韩三国是阻止秦国东出的屏障。魏国并没有支撑太久,至于赵国依靠自己的家庭背景,苦苦支撑了一段时间,但秦国统一世界的趋势却无法阻挡。
为什么战国时期的韩国总是二流国家? 为什么秦国第一个被摧毁的是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