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北宋统一了中原,为什么不能收回燕云十六州?

后周世宗柴荣被称为五代十国中最像李世民的君主。然而,不幸的是,在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路上,他因病放弃了,很快英年早逝。后来,中原统一了,但北宋的规模远大于后周。为什么?

事实上,宋太宗赵光义接手后,确实攻打了燕云十六州,并且一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要搞清楚这个过程,我们先从后周世宗柴荣开始。

柴荣曾收复三州

柴荣即位后,一直担心外患。公元955年,他下令说:“自唐晋以来,吴、蜀、幽、都阻止了声教,没能混在一起。”这里指出的四个地名是指南唐后蜀,与后周竞争,被契丹占领的胡燕云十六州。后来他让臣子们写一篇《做君难为臣》和《开边策》供自己参考。

王朴写了一封信,建议先定南方,然后安静下来,得到了柴荣的赞赏。在接下来的三年里,后周重点是对后蜀和南唐的军事打击。柴荣甚至亲征。当时,南方最强大的政权南唐节节败退,不得不割让淮南,称柴荣为臣。

稳定南方后,公元959年,柴荣率领数万步骑北征。无论走到哪里,宁州刺史王洪、莫州刺史刘楚信、颍州刺史高彦晖都望风而降,周兵不血刃收复三州。(下图红圈)

[img]608991[/img]

正当柴荣计划直接杀入燕云十六州的核心幽州时,他的将军们不愿意继续深入:

诸将认为:“陛下离京42日,兵不血刃,取燕南之地,此不世之功也,今俘骑遍幽州之北,不宜深入。”

柴荣自然很不高兴。他派先锋指挥刘重进先进攻,带领军队跟进。然而,就在瓦桥,他突然感到不舒服,不得不把军队带回大梁。不久,39岁的柴荣去世,政权被赵匡胤篡夺。

后人认为,如果柴荣寿命长,燕云十六州很可能会被一鼓作气完全恢复。但这只是猜测。让我们来看看北宋的情况。

统一南方后,赵光义北伐功败垂成

公元960年,赵匡胤穿着黄袍。内部稳定后,他立即开始统一全国。他的进军线沿用了王朴的原计划,即先易后难,最后考虑了燕云十六州。

北宋征服政权的时间点如下:

荆南和湖南于963年收复;

965年,后蜀;

966年,南汉;

975年,南唐;

但第二年,50岁的赵匡胤去世,弟弟赵光义继位后,继续统一之旅。

978年,闽南和吴越被摧毁;

19979年,赵光义进军太原,决心赢得最后一个分裂的政权——北汉。为了保护弟弟,契丹派出了救援部队来阻止宋军。在白马岭地区(今山东孟县),契丹在后军到达时与宋军作战,最终被打败。监狱军和五名将军死亡,数万名士兵死亡。

最后,北宋摧毁了北汉,中原统一,只剩下燕云十六州。这场战争让赵光义认为契丹不堪一击,决心追求胜利。

但此时他遇到了柴荣当时的同样问题:士兵们不愿继续北上。但赵光义和柴荣一样坚持自己的观点。

于是宋军继续北进,轻松拿下了易州和涿州(见下图红圈)。赵光义越来越自信,决心完成柴荣没有做到的壮举:努力赢得最重要的幽州。

宋军到达幽州城后,附近的契丹官兵望风而降。军队将幽州城围成三层内外三层。城里的粮草紧急,即将突破。就连辽国皇帝也准备放弃救援。然而,辽将耶律休哥自愿带领精骑绕道从背后复制。疲惫的宋军措手不及。双方在高粱河作战时,宋军大败。就连赵光义的腿上也有两支箭,他尴尬地挽救了自己的生命。

[img]608992[/img]

随后,双方进行了20多年的拔河战争,但都没有取得任何进展,两国都遭受了痛苦。1005年,双方达成协议(chán)渊之盟,战争告一段落。此后,北宋一直没有取得任何成就,甚至在女真崛起后,直接经历了靖康之耻,继续向南冲。

那么,为什么体积较大的北宋未能在下周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全拿回燕云十六州呢?

军心民心、双实力对比等因素导致北宋对北没有成就

虽然统一了中原,但北宋朝廷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的内忧外患,无法集中精力对付契丹:

首先,为了防止藩镇分离的重复,赵匡胤和赵光义实施了重内轻外的军事战略。北方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如果他们想出去,他们必须是中央政府的禁军;然而,这种核心军事力量并不能放心交给将军。改为文人统一军队,必须随时由皇帝指挥和控制。战斗力可想而知。

第二,军心民心厌战。晚唐以来,中原其实已经分离了几百年,各地的制度、经济、社会条件相差甚远。同时,经过多年的战斗,迫切需要休养。赵广义在位期间,四川发生了大规模李顺、王小波起义。就连军队也很厌战,从柴荣、赵光义相继面临的情况可以看出。

第三,新的外患。禅渊之盟后不久,原本依附于北宋的西北李元昊崛起,宋朝廷疲惫不堪,对燕云十六州更加无能为力。

第四,契丹实力雄厚。虽然辽国是少数民族的政权,但它实际上结合了汉族的先进生产力。占领燕云十六州后,它不再是传统的游牧民族,已成为具有游牧和农业优势的封建政权。在这种情况下,北宋很难赢得占据地形优势的北部边境。

五代初期,后梁后唐在契丹占据优势,一是占据燕云十六州的自然危险;二是当时这两个政权堪称军国主义,战斗力属性强。在重文轻武的北宋,这两个优势都没有。恢复家乡并不容易。即使柴荣当时没有在瓦桥生病,结果也不容易说。


北宋统一了中原,为什么不能收回燕云十六州?北宋统一了中原,为什么不能收回燕云十六州?

,,,,,,

  • 石守信为何堕落?石守信的堕落与赵匡胤有关吗
  • 因“杯酒释兵权”事件而留名青史的北宋名将石守信,曾是后周禁军的主要将领之一,在抗击北汉和征伐南唐的众多战役中屡立功勋。...

  • 北宋大臣黄潜善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黄潜善
  • 黄潜善(1078年—1130年2月9日),字茂和,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南宋初年宰相,奸臣,官至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元符三年(1100年)...

  • 北宋宰相苏辙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苏辙
  • 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

  • 北宋宰相曾布的家庭成员都有谁 曾布有子孙后代吗
  • 曾布(1036年11月3日—1107年8月21日),字子宣,中书舍人曾巩之弟,北宋中期宰相,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支持者,在北宋王安石变法时...

  • 北宋浪子宰相李邦彦:是靖康之耻的导火线
  • 在宋徽宗赵霁的“朋友群”中,除了王福,还有一位著名的“浪子宰相”。“浪子宰相”虽然是人们给他起的绰号,但他真的是当代宰相,...

  • 北宋寇准背靴是什么典故?寇准有哪些方面作为
  • 寇准是一位有名的北宋政治家和诗人,他从小饱读诗书勤奋好学,历史记载曾十几岁就写下了很多优秀的诗篇。他出生于官宦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