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成语说环肥燕瘦,其实是关于杨玉环和赵飞燕这两个非常著名的美女,胖瘦形成了特别鲜明的对比。但事实上,在真实的历史上,杨贵妃不仅不胖,甚至你也可以说她很瘦。
首先,唐朝的审美观发生了变化。
[img]603228[/img]
说到唐朝,很多女生都会羡慕当时以胖为美的制度,这样我们就不用努力减肥了。说到以胖为美,不得不提当时很有名的杨贵妃。
首先,我们应该纠正一个想法,那就是在唐代,我们从来没有把胖当作美。现在有很多女孩说,如果我出生在唐代,我一定是个美女。事实上,这种说法本身是错误的。
人们会说唐代以胖为美。除了杨贵妃胖美的名字,大部分都是根据唐代留下的绘画和雕塑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得出的结论。
[img]603229[/img]
从那些留下来的作品来看,唐代出现的女性大多身材丰满,但这并不意味着唐代人的审美完全是这样的。
据史料记载,在长安的女性中,其实胖人还是挺多的。当时唐朝很发达。当时长安盛世,很多艺术家聚集在长安寻找自己的灵感。
在当时国富民强的情况下,人们的生活条件非常好。很多女人会吃得更多,长得更胖。当时很多画家的作品中都会出现大量肥胖的女性形象。
二、唐代审美分为不同阶段
[img]603230[/img]
在唐代的审美中,什么样的外表和身材标准可以被视为美?唐朝也分为许多时期。例如,在初唐、盛唐和晚唐,人们的审美在每个时期都是不同的。整个朝代的审美不能用一个时代的审美来判断。
“以胖为美”的审美观不是整个唐朝,而是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即初唐以瘦为美发展到盛唐以胖为美。在初唐,这种瘦小的美女在当时仍然很受欢迎。
中晚唐回到以瘦为美的审美状态。盛唐时期,以胖为美的审美观最能代表唐代的审美特征。“以胖为美”已成为人们对唐代审美观的共识。
[img]603231[/img]
晚唐时期,社会开始剧烈动荡,贵族生活水平逐渐下降。有时他们不得不战斗和逃避困难。每个人的审美观都再次接近瘦和强壮。纵观整个唐朝的审美历史,其实只有两个字:胖。
例如,在中世纪,细腰在欧洲更受欢迎,女性穿着非常紧身的胸衣,只是为了展示她们的细腰,这有那种喘不过气来窒息。
然而,在我们的现代社会,这种紧身胸衣并不流行。事实上,在唐代,情况是一样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审美观会逐渐改变。
三、唐代“以胖为美”的真相
[img]603232[/img]
今天的年轻美女希望保持良好的身材,不敢吃太多,害怕发胖,如果发胖也想减肥。那么,唐代人的审美真的和现代人的审美有这么大的不同吗?
其实不是。仔细看看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战车图》和周芳的《发夹仕女图》,不难发现画中的宫女和仕女根本不肥胖。
然而,从他们的身材来看,他们真的很苗条。《发夹女士图》中的女性身份高贵,年龄稍大,身材略显丰满,但站立姿势优雅优雅,像春风一样轻盈。
[img]603233[/img]
毫无疑问,他们的身材可以用“苗条”这个词来形容。可以肯定的是,唐代的美容标准中也有苗条。因此,在盛唐,肥胖并不是美丽的。
诗僧贯休的两首诗也能证明唐人不以肥胖为美:不要学鸡狗肥(《白雪歌》)。也就是说,人无论贵贱,都不应该肥胖。
唐代人不以肥胖为美,也可以从唐诗中“细腰”、“苗条”等词语的使用得到了有力的证实。唐诗中,“细腰”、“苗条”都是用来形容美女的。
换句话说,在唐代人的荣耻观念中,有一种“以苗条为荣,以肥胖为耻”。可以看出,唐代人不仅不以肥胖为美,而且极其讨厌肥胖。
唐朝的审美真的以胖为美吗? 真相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