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一片大洋,
民国时期,银元一直是市场上流通的硬通货。虽然国民党在1936年进行了法定货币改革,但由于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国民党印刷了大量法定货币,导致法定货币严重贬值,导致恶性通货膨胀。直到新中国成立,银元一直是市场的主要流通货币。一片“大洋”相当于多少人民币?
[img]603104[/img]
中华民国是一个非常动荡的时代。大多数时候,不同年龄和地方的价格是不同的,但都有一个大致的“平衡”。在电视剧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叫卖,“卖馒头,两美元”,们买馒头是一美元,作为参考,当时的两美元应该和今天一美元的概念一样。
1919年,鲁迅和弟弟周作人合伙在西直门八道湾胡同买了一个四合院,花了3500元大洋;1924年,他在阜成门胡同买了另一个四合院,只花了800元大洋;先不算西直门,只算阜成门小一点的。现在7月份房子类似房子的报价是7200万元,不含税。根据房价的比较,一块大洋的价值是9万元
[img]603105[/img]
20世纪30年代在北平,一个银圆(大洋)可以请一顿“涮羊肉”;在上海,一个银圆(洋母)可以邀请两个客人的西餐套餐。去公园,一个银圆可以买20张票;看演出(戏剧或电影),一个银圆可以买10张入场券。至于精神食粮,一份报纸零售3分,一份银圆可以订阅一整个月的报纸;一个叫喊的价格是7美分,一个银圆可以买一本厚书或两本薄书。
[img]603106[/img]
一块大洋值多少钱? 到目前为止,人民币的转换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