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削藩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们快来看看吧!
吴三桂,辽东广宁前屯卫中后院(今辽宁绥中)人,南直隶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祖籍,锦州总兵吴襄之子,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
[img]597279[/img]
崇祯末年,吴三桂降清,在山海关大战中击败李自成,封平西王。康熙元年,晋封为平西亲王,与福建靖南王耿忠、广东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三藩。
但到了康熙皇帝的时候,清政府对全国的统治基本稳定,国家逐渐走上了正轨。此时,吴三桂、耿忠忠、尚可喜是国家的不稳定因素,对清政府统治的威胁最大。康熙皇帝认为,“藩镇长期握重兵,势成尾大,非国家利益”。
[img]597280[/img]
1673年,守卫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上疏康熙皇帝,要求归老辽东。康熙皇帝利用这一趋势做出了移除附庸的决定。后来,对守卫福建的靖南王忠实撤离附庸的要求也按照例行事。在这种情况下,吴三桂还虚伪地向朝廷写信,要求撤离附庸,这实际上是对康熙皇帝态度的考验。
结果,康熙皇帝出人意料地同意了他们的要求,甚至为他们制定了撤军时间。
[img]597281[/img]
这是可以接受的。吴三桂用自己的节日和鲜血拼出了自己的权力和地位。就这样,他被康熙皇帝剥夺了。即使他想模仿明朝穆家永镇云南的梦想也将被打破。心灰意冷的吴三桂不愿意决定赌博,“我的生命由我决定”。1673年11月,吴三桂杀害了云南巡抚朱国治,声称全世界都在招募兵马元帅,提出“兴明取俘”,开始造反。
但吴三桂不知道的是,他的决定使自己成为康熙皇帝在训练道路上的垫脚石。
[img]597282[/img]
八年后,也就是1681年,清军攻破昆明,“三藩之乱”彻底平息,吴家的显赫与荣华富贵都灰飞烟灭。
如果吴三桂接受康熙皇帝撤藩的旨意,会不会是一个必死的局面?康熙会给他举起屠刀吗?
事实上,吴三桂的担忧是多余的。他本可以成为一个只有地位和权力的安乐王子。康熙皇帝成功撤军后不会杀了他。为什么?
[img]597283[/img]
1、纵观康熙皇帝的一生,康熙皇帝在历代皇帝中是仁慈的。与秦始皇、汉武帝、朱元璋、朱迪、雍正相比,康熙皇帝本质上是不同的。康熙时期,官员的死亡率并不高。康熙晚年在他的遗诏中写道:“我这辈子都没杀过一个人”。他有资格这么说。
2、很多人说吴三桂不会有好的结局。他是平西王,一个高权重的国王。康熙皇帝不相信汉人,最终会“狡猾的兔子和死狗烹饪”。事实上,吴三桂家当时只有地位,没有权力,这不会对清政府的统治构成任何威胁。此外,王位可以代代降级,康熙皇帝完全有能力将吴家的影响力降到最低。
[img]597284[/img]
三、撤藩后,康熙皇帝不会罢官夺爵,抄家杀头。这无疑是为了打清政府的脸,不是为了让世界上的汉人心寒吗?吴三桂的结局越好,汉人就越安心,满清的统治就越稳定。康熙一生才华横溢,怎么会出乎意料呢?
可怜的明末边将吴三桂,这个平庸的人才,以暂时的妥协和运气,但在吴三桂生命的每一步都是臭象棋,没有战略愿景,每一个大动作都是被动的,从不利用自己的优势主动做一些事情,创造机会。
吴三桂用愚蠢换来的轩赫一时的人生,也是愚蠢而在漫长的历史河流中灰飞烟灭。
如果吴三桂一开始接受削藩, 吴三桂最终会被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