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蒙古车轮斩的事,
蒙古军队实施车轮斩的原因很简单,一是消灭敌对部落的有生力量;二是震慑潜在敌人。
十二、十三世纪,蒙古大军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所经过的地方让许多欧亚国家和部落闻风丧胆。
这种恐惧并非没有理由。蒙古军队对待敌人的手段真的像冬天一样寒冷残酷。屠杀城市和灭族是常见的手段,车轮切割是灭族的一种方式。
[img]597825[/img]
所谓车轮斩,是指蒙古军队占领一地后,以车轮为高度标准,高于车轮的男子全部被杀,低于车轮的儿童和妇女可以生存。
有人可能不得不问,不是还有女人和孩子吗?为什么灭族?
这样想的人真的把问题看得太简单了。成年男子被杀,只有一些女性和身高不到车轮的孩子,如何振兴部落?作为囚犯,他们很难生活。更重要的是,蒙古军队怎么能看着他们翻身呢?一定是一个迹象就被杀了。
所以,既然有一定的风险,为什么不一起斩草除根呢?
不是蒙古人的善良,而是古代战争中的妇女和儿童是宝贵的财富,可以作为贵族或将领的战利品,增强自己的力量。
留下来的孩子不知道,可以教会成为蒙古军队的一员,女性的作用会更大。
[img]597826[/img]
蒙古军队在塔塔尔部落使用了最早的车轮切割。这个部落依附于金国,对周围其他部落不是很友好,对成吉思汗部落也是世仇。
成吉思汗出生在乞颜部落。这个部落拒绝服从金国,被金国视为敌人。成吉思汗的堂曾祖父去塔塔尔部落结婚,但他们被绑在金国,钉在驴子上暴露了三天。
多年后,乞颜部落的首领也迅速活捉塔塔尔部长铁木真唐格,并将儿子命名为铁木真,后来成吉思汗。铁木真9岁时,也应该被铁木真唐格的儿子札邻毒死。
这一事件不仅使成吉思汗失去了父亲,而且间接导致了部落的混乱,使他们的家庭从部落的顶层到最低层,过着极其困难的生活。
成吉思汗和塔塔尔部的仇恨就像大海一样深,打完之后实施了车轮斩,一定要让这个部落再也找不到复仇的可能。
在塔塔尔部开头后,车轮被切割得更多,这很可怕吗?
[img]597827[/img]
但比车轮斩更可怕的是屠城。与屠城相比,车轮斩更人性化,至少能活一些人。
蒙古军队的屠城不是形容词,而是真正进城任意屠杀,老少不分,鸡狗不留。
这种残酷的方式会引起敌对的激烈对抗吗?
当然!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南下攻宋,抵达钓鱼城(今重庆合川区)。正是南宋军民义士知道,一旦城市破裂,他们将不可避免地遭受屠杀或车轮斩杀的命运。
既然有这样的缺点,蒙古军队为什么要继续这样做?那是钓鱼城只是个例外。更多的城市无法忍受屠杀城市的威胁。
如果尽快投降,蒙古军队损失不大,进城后不会过度烧杀抢掠。如果一直抵抗,蒙古军队进攻后会不礼貌。@ 许多将领经常在蒙古军打来之前投降。
历代蒙古大汗也很清楚这一点,于是屠城、车轮斩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方式继续下去。
的确,残忍会引起不满,但超过一定程度的残忍会让人产生反抗,只感到恐惧,然后服从。蒙古军队充分利用了这种心理,横扫了四面八方。
[img]597828[/img]
至于统治,就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区别。
发展了统治思想和统治体系的农业文明。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是征服土地上的人,然后奴役这些人为自己创造财富。关键是人。
如果没有土地,统治者就无法凭空创造财富。因此,对人有一丝仁慈,有一种说法是“杀死不祥”。
游牧文明远远落后于农业文明。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是土地。只要有尽可能多的土地,就能培育出更多的牛羊,其次是人。虽然也很重要,但没有土地重要。
这种想法决定了蒙古军队不会珍惜人们,他们根本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有牧场、牛羊和少数放牧奴隶就足够了,更多的人是一种负担。
当本族人能够满足放牧的需要时,外族人就没用了,不听话就杀也没关系。
显然,这个概念在统治一个部落或小国时可能是有效的。统治一个伟大的国家是不可能的。成吉思汗写下了横扫中亚和东欧的辉煌,创造了历代领土最广的纪录,但元朝只存在了很短的时间。
从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162年开始,从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开始,只有98年。
蒙古军队为什么要实施车轮斩 为什么蒙古大军不斩草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