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有个谜——孝庄嫁给姐夫多尔根了吗?几百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在争论。今天,从客观的历史角度来解决这个谜题。
认为孝庄下嫁给多尔根的人大概有两种说法:
1.按照满族习俗,嫁给姐夫是可以接受的,但后人觉得这样做不体面,因为受到汉人的影响,破坏了历史书中所有相关内容,使人们无法从正史中获得历史真相。
[img]595774[/img]
2.孝庄死后,他既没有像丈夫皇太极那样埋葬在关外的清昭陵,也没有像“风水墙”内的清东陵那样埋葬。是孝庄觉得嫁给多尔根是一件可耻的事情。他不得不埋在风水墙外的昭西陵里,为儿孙看墓门。
这两种观点看起来很有道理,但仔细分析后,我发现我站不住脚。
假设太后真的嫁给了多尔根,为什么德国人魏特写的《汤若望传》里没有记载?《汤若望传》是魏特根据汤若望本人积累的大量相关档案资料撰写的。传中记载详细。关于多尔根,传中写下了他“想谋求国家最高权力,有成为皇帝的心思”;至于他最喜欢的学生顺治,他还披露了“被太监诱惑,过着放荡的生活”,顺治是如何通过强制手段将董鄂妃收入宫中的,这些都被一一记录下来,毫不掩饰。
可以合理地说,如果太后嫁给了多尔根,汤若望是不可能不知道的,那么,为什么他的传记中没有关于这一事件的记录呢?大多数人认为,太后嫁给多尔根是根据满族习俗,嫁给姐夫是可以的,但事实上,清军进入海关后,婚姻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认为“家庭婚姻”是非法的,将罪犯比作动物。
[img]595775[/img]
在《汤若望传》中,多尔根强娶了侄子豪格的妻子:“对全国来说,这是一件非常愤慨的事情。”。这句话可以用千古之谜来形容。想象一下,娶侄子的妻子已经被视为犯罪了。那么,娶太后嫂子不是天杀地灭的大罪吗?@ 无论是多尔根还是孝庄太后本人,都不可能冒着被天下人唾弃而在一起。
此外,如果太后真的嫁给了多尔根,按照清八旗制度,那么她就不再是皇后,也不再是两个黄旗的女主人。那么,她用什么来支持她的儿子福林登上王位呢?
因此,太后从未嫁给过多尔根。那么,她为什么不和皇太极一起埋在关外的清昭陵呢?根据她临死前对孙子康熙的命令:“我想你的父子不想远离你。我必须在孝陵附近找个地方埋葬我。”清昭陵远在关外,孝庄不想远埋。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她为什么要埋在“附近”而不是“附近”呢?
这是顺治皇帝死得很早,也是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当然,他应该选择最高的坟墓。他的陵墓是陵区的最佳位置。因为当墓葬和顺治被埋葬时,没有人会认为孝庄会想把它埋在这里,所以不可能给她留下一个好地方。
后来,孝庄太后提议留在这里,这给她的孩子们留下了一个大问题——孝庄太后是顺治皇帝的生母,她的身份很高贵,如果埋在陵区的任何地方,位置都低于顺治皇帝的孝陵。孝庄太后说要选择另一个陵墓地点。
最后,孝庄太后被埋在昭西陵。昭西陵位于清东陵大红门外的左侧。根据祭祀皇陵从高到低的规则,官员可以先按照路线拜访昭西陵的孝庄,然后进入大红门拜访清东陵的顺治皇帝。这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凸显了孝庄太后的尊严。
孝庄有没有嫁给多尔根?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