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张廷玉的故事吗?接下来给你解释一下。
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身居高位、历任三朝而不倒的高官。
张廷玉是一个真正的官宦家庭。张家在明朝几代人都是官员。自张廷玉的父亲张颖以来,这个家庭一直很有才华。六代人有13名进士,其中12名进入翰林。张廷玉的父亲张颖本人就是康熙时期的大学士。
公元1700年,康熙30年,张廷玉中进士,授翰林院吉士。作为汉人,张廷玉奉命习满文。结果,满文在皇家考试中获得第一名。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张廷玉实际上是一个优秀的学生。
[img]596249[/img]
此后,张廷玉历任康熙朝检讨、直南书房、洗马、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刑部侍郎、官部侍郎等职务。
雍正执政时,张廷玉仍被重用。她不仅被提升为礼部尚书,还被提升为王子太保。她被任命为王子的主人。可见雍正对张廷玉的重视。后来,雍正甚至离不开张廷玉,成为皇帝的左右手。
比如雍正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所有的密旨都交给了张廷玉。事后雍正说:“当时朝臣只有一个人。”
张廷玉自己也说,雍正经常每天召见他两三次。
据说,无论是康熙还是雍正,张廷玉都是重臣,均值南书房,参与机会,积极参政议政。
那么,乾隆时期呢?
它仍然得到乾隆的信任和重用。公元1736年,乾隆元年,张廷玉再次奉命为王子,仍负责翰林院事。乾隆两年,张廷玉被授予总理事务大臣,加上拜喇布勒哈番,并特别命令他进入三等伯爵,并给予他勤奋的号码。此时,他已经70多岁了,乾隆皇帝给了他免除上帝的遭遇。
可以说,像张廷玉这样的人真的很少见。历史上几乎找不到第二个。这样的荣誉宠物经历了许多朝代。当然,历史上有许多三朝和四朝的老人,但他们的待遇和荣誉宠物无法与张廷玉相比。
那么,张廷玉是怎么做到的呢?当然,这与他当官的方式和性格有很大关系。他是正直的,当官也是如此。他总是有为人民服务的鲜血。他的权重很高,但他从不傲慢。一切都井井有条。他在处理政治事务时非常谨慎。他不结党,不贪财,不管权力,能吃苦,不怕琐事等等。
例如,他的兄弟张廷璐因利用考官的便利私下泄露科学考试题目而被雍正皇帝判处极刑。作为皇帝的重要大臣,张廷玉并没有向皇帝求情,而是请求自己的惩罚。
例如,我们都知道雍正是一位非常勤奋的皇帝。他早上不到四天就起床了。他每天忙到半夜才休息。他处理国家重大政府事务,阅读奏折。他平均每天口头甚至亲自写朱批数万字。作为皇帝的首席工作人员,张廷宇的勤奋就更不用说了。
而且,张廷玉的记忆力也很出众。有一次,雍正问他各部院长徐丽的名字。张廷玉对每个人的名字、籍贯和科目都没有错。
@ 他能做到这一点,也是有原因的,但遗憾的是,就是这样一位大臣,最后也让晚节失去了保障,因为一句话而惨遭厄运。
公元1748年,乾隆十三年,76岁的老张终于向皇帝提交了退休申请。在这么大的年纪,是时候退休了,但令人惊讶的是,乾隆皇帝拒绝了张廷玉的退休。他还说:“我受到了三朝的善良,奉献了皇帝的生命,并在未来享受了太庙。我们怎么能从祭祀元臣回到田里去死呢?”
[img]596250[/img]
一心想起诉老人回家的张廷玉失去了方寸,回答说:“配享的大臣,不一定要干到死,比如明太祖就允许刘基回老家。”
没想到就是这句话,张廷玉和乾隆结下梁子。这是什么意思?
原来刘基是明初开国的英雄,但后来朱元璋过河拆桥,让他退休。后来,他偷偷派人下毒,毒死了他。乾隆认为,张廷玉显然不满意,用这个典故讽刺他对英雄不够有趣和不友善。
后来,身体真的不适合继续当官的张廷玉被放回家了。乾隆履行了让他享受太庙的承诺,以为张廷玉一定会感谢他。没想到张廷玉只派儿子代表他感谢皇帝。乾隆脾气暴躁,不管张廷玉多大,他都坚持要自己来。
那天写旨的军机大臣恰好是张廷玉的门生,叫王由敦。王由敦知道张廷玉可能会倒霉,于是赶紧派人到张府告密,让张廷玉做好准备。
谨慎的张廷玉立刻惊慌失措。在皇帝的圣旨之前,她跑去感谢自己的罪行。相反,她弄巧成拙。你知道,皇帝此时还没有下令吗?张廷玉在朝廷的耳朵里听到了吗?乾隆怀疑很重,不在乎师生之间的友谊。他找了个借口抄了他的家。
可怜的张廷玉一生谨慎,偏偏退休时捅了娄子,最后还是没能逃脱厄运,名誉丧尽,一败涂地,身败名裂。
当然,乾隆殴打张廷玉的本质无疑显示了专制制度下皇权的至高无上。鄂尔泰死后,乾隆的注意力集中在张廷玉身上。虽然张廷玉通常被怀疑是朋友,但他仍然无法逃脱乾隆的雷霆。
张廷玉:历任三朝不倒的高官,最后的结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