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封建王朝。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朱自检上吊自杀,享国276年明朝灭亡。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建州女真部长努尔哈赤成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名为清朝。1644年明朝灭亡后,吴三桂降清,满清入关,入主中原。1912年,袁世凯强迫末代皇帝溥仪退位,清朝灭亡。巧合的是,清朝和明朝都享有276年的国家。
[img]594608[/img]
长期以来,历史爱好者关于清明争论,原因大致是两点,第一,因为明朝是汉人,清朝是满族,出于民族主义情绪,许多人喜欢明朝,不喜欢清朝,特别是清朝刚刚实施“头发,头发”野蛮政策,酿造了一系列悲剧,如“扬州十日”、另外,“嘉定三屠”等,清朝还实行了严厉的“文字狱”,造成了一系列“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的悲剧。
[img]594609[/img]
其次,明朝是汉唐以后的黄金时期,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不赔钱,天子守国,君王守国,连清朝都评价明朝为“治龙唐宋”、“远迈汉唐”。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840年,当西方用坚船利炮轰封闭的清政府国门时,极其软弱的清政府签署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如《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大量土地被割让,大量赔偿让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与明朝皇帝相比,清朝的统治者真的很贪婪,害怕死亡。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皇帝抛弃了北京,人们去了河北承德的避暑胜地。英法联盟在北京胡作非为,烧毁了圆明园。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清朝统治者再次抛弃人民,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匆匆逃往西方。
[img]594610[/img]
基本上,由于以上两个原因,绝大多数人喜欢强硬的明朝,而鄙视弱小无能的清朝。1840年,清政府被英国军舰轰开,中国进入了屈辱的近代史。清朝太无能了。因此,许多历史爱好者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满清没有进入海关,明朝一直持续到1840年,中国的近代史就不会那么屈辱吗?虽然作者更喜欢明朝而不是清朝,但理性告诉我:不,为什么?
[img]594611[/img]
首先,我想说的是,这个假设是不可能成立的。建筑不可能持续到1840年。即使满清没有成功进入海关,进入中原,当时的明朝骨子里已经腐烂了。风起云涌的大规模农民起义说明了这一点,明朝基本不可能持续到1840年。
[img]594612[/img]
当然,既然都假设明朝能撑到1840年,那我们来看看明清有什么区别。一个王朝是一台大型机器,其制度是机器运行的原则。让我们首先比较一下明清时期的制度。明朝的制度有先天缺陷。洪武皇帝朱元璋经常说他是个农民。”我是一个农民,知道民间的痛苦。我本农夫,知道稼墙很难。“农夫”皇帝朱元璋在设计制度时,建立了一个“乌托邦”静态“大村庄”,在这个村庄“稳定第一”。
[img]594613[/img]
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曾说过:“朱元璋的明朝有许多乌托邦色彩。它看起来像一个大村庄,而不是一个国家。由于所有的组织和结构都得到了简化,一个跨越数百英亩土地的国家已经成为一个严格、均匀的制度。”
[img]594614[/img]
朱元璋设计的明朝制度存在先天缺陷。明末流民泛滥,税收不足,大太监频繁出现,部分原因应归咎于制度的先天缺陷。清朝进入中原后,基本继承了明朝的制度,但也做出了一定的改进。比如雍正大力整顿财政,实行火耗归公,改革税收制度,摊丁入亩。因此,从最基本的制度来看,清朝比明朝强。
[img]594615[/img]
然后我们来比较一下武器装备。毕竟,战争依赖于先进的武器装备。历史爱好者经常表示,朝鲜火器在当时领先世界。事实上,这句话只有一半是正确的。明朝的火器确实傲慢。然而,在明末,明朝的火器无法与西方的火器相比。
[img]594616[/img]
众所周知,现代步枪的直接原型是火绳枪。火绳枪的出现改变了战争的形式。人类战争从冷兵器时代进入了热兵器时代。1450年左右,欧洲制造了火绳枪。16世纪中叶,日本引进了火绳枪。当日本海盗使用火绳枪时,明军开始批量装备。因为当时的火绳枪像鸟嘴,所以被称为“鸟枪”。除了鸟枪,明朝的军器图还提出了一种自生的火枪,其实就是“火枪”。然而,在17世纪的明末,明朝的火器已经落后于西方的火器。最直接的例子是料罗湾海战。文章《从料罗湾海战看17世纪中西海军实力的差距》指出,明朝的小船在荷兰人面前装载着几十支大炮,根本没有反击的力量。
[img]594617[/img]
当然,如果明朝能持续到1840年,武器装备肯定会比清朝好得多。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乾隆皇帝为了编纂《四库全书》,大兴文字狱,甚至明朝的军事巨人《军器图》也被烧成了一本奇妙的淫秽书籍。这本书里有句话:“夷虏最怕中国人,火器也是!明朝不会像清朝那样认为“骑射乃八旗的基础,火器乃奇的技巧不足为用”。
[img]594618[/img]
最后是统治者的骨气。俗话说“主将无能,累死三军”,明朝皇帝确实有一股刚硬的血气,有一种“可杀不可耻”的精神。最后一位皇帝崇祯以身殉国,留下了最后一道圣旨:“我登极十七年,反贼逼京师。虽然我很瘦,但我很生气,反贼逼京师。然而,所有的大臣都错了我。我死了。任贼分裂我的尸体,不要伤害人。”可见明朝皇帝是有血有骨气的。面对外敌的欺凌,他们往往不会被屠杀。然而,即使明朝持续到1840年,面对西方的强船利炮,如果选择硬杠到底,中国的近代史也会少一些屈辱和悲剧,更多的人会流血牺牲。那么近代史是屈辱的好方法吗?那么现代史是屈辱好吗?还是悲壮好?欢迎各位朋友提出您的意见。
明朝一开始并没有灭亡,而是支持了现代 近代史是否会被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