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直接隶属于朝廷中心的官员,北京官员与普通地方官员有很大的不同。与任何一方的地方官员不同,北京官员一年四季都站在天子的脚下。既有好处也有坏处。
优点是靠近朝廷中心,皇帝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将来可以被送到重要职位。缺点是北京有很多亲王大臣。
[img]591538[/img]
虽然清朝的北京官员数量占官员总数的一半,但大部分都是低级官员,只有少数是一、二级官员。清朝把大部分皇室王子集中在首都。
@ 对于普通的北京官员来说,这些人都负担不起。他们的身份往往很尴尬。除了身份的尴尬,清朝北京官员与当地官员之间最大的差距是薪水的差异。
[img]591539[/img]
为了防止地方官员的工资不足,他们拼命寻找下属和人民,清朝为地方官员设立了大量的养老金。与正式工资相比,养老金的数量可以达到正式工资的数百倍。
比如江苏巡抚的正式工资是1552,但是养廉银的数量是1200。与地方官员相比,清朝京官的工资非常有限。
[img]591540[/img]
清朝北京官员的工资制度最早是延续明朝的工资制度。然而,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清朝自顺治八年以来一直在调整官员的工资。根据清朝《家庭规则》的记载,清朝北京官员的工资,无论是满族还是汉族,都按等级分配。
一品官员,每年1802;二品官员,每年1552;三品官员,每年1302;四品官员,每年1052;五品官员,每年802;六品官员,每年602;七品每年452,八品每年402,九品每年31.52。
[img]591541[/img]
除了薪水,清朝官员还可以得到与银相等的陆米。银两加陆米。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这实际上是足够的生活。对北京官员来说,这实际上是非常紧张的。除了养家糊口外,他们还必须处理各种人际交往,并在官场送礼物。
虽然有不送礼物的清官,但这在清朝是非常罕见的。此外,为官员服务的轿夫、门房、仆人、衙门门房、仆人也应按节日奖励。@ 清初的京官,日子还是比较苦的。当时很多京官都想外调赚钱。
[img]591542[/img]
康熙时期的皇家历史赵聪指出,官员们“一月的工资不到五六天,还有20多天的饥饿。”(一个月的工资只够五六天,剩下的20天,喝西北风吗?)然而,当时国库缺钱,这一观点没有被康熙皇帝采纳,北京官员的工资仍然保持不变。
直到雍正年间,才再次调整,给首都各部门的堂官加倍工资。然而,其他低级官员没有机会享受这种待遇。乾隆年间,国库丰富,首都所有大大小小的官员都能拿到双倍的工资。
此外,除了工资,北京官员还可以获得一些额外的收入。每月可以收到的公费和“印结银”。公费也按级别支付。
内阁大学士,左都御史,各部尚书,一个月五两个。内阁学士一个月四两个,至于普通的低级北京官员,一个月一两个左右。虽然这两个数额都不算太高,但如果是平时生活节俭的北京官员,可以用来养家糊口。
[img]591543[/img]
当然,如果是那些高水平的北京官员。如果地理位置重要,参与中央事务,可能会受到当地官员的贿赂。这种公开贿赂被称为“炭尊”、“冰敬”。
是地方官员在冬季和夏季贿赂北京官员。这种贿赂是朝廷默许的。然而,除了高级北京官员外,其他低级北京官员获得这笔钱的机会非常低。然而,以上都是雍正康熙时期北京官员的收入。清末,北京官员的收入开始大幅下降。
[img]591544[/img]
清末,多次战败赔偿,使国库完全被掏空。朝廷别无选择,只能开始削减北京官员的工资。咸丰六年,文职北京官员中,一二品官员的工资只有70%;三四品80%发放;五品到七品,90%发放。只有产品超过七个,才能发放全部工资。
低级官员的工资太少,扣除对国库帮助不大。清末,朝廷经常鼓励北京官员捐款解决朝廷的问题。慈禧60岁生日时,北京官员每人捐赠20%的工资,共120.69万2银,为慈禧生日。至于北京官员的陆米,它经常被削减。@ 在很大程度上,这导致了晚清北京官员腐败的加剧。清朝的总体趋势逐渐崩溃。
清朝在京城当官的工资有多高? 他们一年能拿到多少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