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项羽是楚国贵族,张亮是韩国贵族。为什么项羽诚实,但张亮总是欺骗项羽?我想这可能是两件事。
张亮“欺骗”项羽的一两件事
首先,张亮建议项羽放过刘邦
项羽分封18路诸侯后,诸侯们回家了。项羽虽然把刘邦放在鸿门宴上,但范增经常为此抱怨。因此,项羽离开前,仍然担心汉中王刘邦的留下。
[img]591152[/img]
这时,张亮洞察到了项羽的想法,于是暗暗通知刘邦回汉中烧栈道,以示切断回关的意图,劝项羽放过刘邦。
项羽信了张良,派了一支人马护送刘邦军队,看着他们烧进秦岭,烧了子午谷栈道,才放心离开。
几个月后,刘邦在明修栈道上玩了一个秘密陈仓,翻过秦岭,回到了关中。这时,项羽正忙着攻打齐国田,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生气。张亮解释说,刘邦占领关中是义帝同意的。先入关的王志不会再出关了。当然,没过多久,刘邦又出关了。
[img]591153[/img]
二是鸿沟之盟
韩信向刘邦提出了南北两个战场的战略:刘邦在正面战场上咬项羽,韩信在北方战场上攻击城市和土地,彭悦负责攻击项羽的粮草供应线。几年后,韩信的战略意图基本完成。
公元前203年,项羽在广武与刘邦形成对抗。不久,韩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得了潍水大胜,歼灭了楚国龙率领的20万军队,灌婴率军直接前往项羽大本营彭城。彭越穿插在自己的后面。
[img]591154[/img]
此时项羽腹背受敌,军心动荡,粮草不济,于是与刘邦签约,以鸿沟为界,东归楚,西归汉,然后引兵东归。
刘邦刚想退役。这时,张亮建议汉军趁楚军疲惫不堪,一举灭之。然而,刘邦背叛了鸿沟之盟,追求项羽,以便在三个月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彻底歼灭项羽。
那张良果真的背信弃义吗?
从表面上看,张良似乎站在刘邦一边,但事实并非如此。
张良的初衷是张良出生在韩国首相的家中。当他长大后,韩国被秦国摧毁。张良一直想杀死嬴政,恢复韩国。他还找到了一位大力士刺伤嬴政,但他未遂。
[img]591155[/img]
秦末,陈胜揭竿而起,世界英雄云起响应。张亮有了复国的念头。在项梁的帮助下,他支持韩国国王成为韩国国王,张亮成为司徒。张亮开始忙着夺回韩国原来的土地,但很难成功。
这时,刘邦出现了,双方合作,收复了韩国的大片失地。为了报答刘邦,张亮给了他一些建议,攻占了关中。后来,张亮帮助刘邦解决鸿门宴危机,劝说项羽让刘邦走。
项羽分封18路诸侯后,张亮当然回到韩国封地,打算复兴韩国。然而,项羽拘留了韩王成,并在彭城杀死了他。张良和韩国被摧毁了。
秦朝灭韩之前,张亮把嬴政当敌人,现在项羽又杀了韩王。从那以后,张亮把项羽当敌人。那么,谁能为韩王复仇呢?环顾世界,只有刘邦。因此,从那时起,张亮就死心塌地跟着刘邦。
[img]591156[/img]
张亮没有和刘邦的平静混在一起。三秦军事活动说张亮背信弃义。事实上,他不能这么说。一开始,韩国光复后,张亮与刘邦和项羽的关系其实还可以。他劝项羽在关中放过刘邦。事实上,他扮演了一个和平的角色。
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刘邦被杀到关中。他不仅震惊了项羽,而且张亮也不敢相信。毕竟,秦朝最后一位元帅张汉也守卫着关中。因此,把这件事当作张亮的不公正行为是不合适的。
[img]591157[/img]
至于后来张亮劝项羽接受刘邦平定三秦的事,项羽已经杀了韩王成。项羽负韩国,张亮转投刘邦。张亮不诚实,项羽守信怎么办?
鸿沟联盟结束后,张亮建议围剿项羽鸿沟联盟后,张亮发现项羽是弩的末端,劝刘邦不要错过歼灭楚国的机会。即使张亮没有提出,陈平也提出了同样的建议。当时,楚国北部有韩信,西部有刘邦和彭越,南部有青布,东部有大海。项羽已经是楚歌了。
根据《史记》,一个鸿沟把世界分成两部分,刘邦有三分之二,项羽只有三分之一。如此好的情况,任何有点头脑的顾问都会被说服。
[img]591158[/img]
当然,张亮不仅要帮助刘邦完成统一事业,还要为韩王成报仇。就当时的张亮和项羽而言,张亮讨厌项羽杀死韩王成,而项羽则抱怨张亮背叛了自己。他们完全不相容。诚实怎么说?
[img]591159[/img]
结语
虽然项羽和张亮都是六国之贵,但他们的关系从最初的合作变成了最后的反目成仇。
原因是项羽先杀了韩王成,让张良无望复国,转而投奔刘邦,想杀了项羽,为韩王成报仇。
在灭君灭国的仇恨下,怎么能说出诚实呢?
项羽和张亮之间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张亮欺骗项羽,帮助刘邦?